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掺杂的NaYF4上转换发光材料因具有稳定性好,荧光效率高等优良性能,在探测防伪、三维平面显示、太阳能电池、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而引起了国内外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兴趣。本文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出了稀土掺杂的NaYF4上转换发光材料,通过单因素优选法考察了酒石酸钠的用量、敏化剂的用量、激活剂的用量、氟化铵的用量、水热时间等因素对目标产物发光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法对制备条件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得到了最佳制备条件,在此最佳制备条件下使用不同的络合剂制备了一系列目标产物,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荧光光谱分析。其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出了NaYF4:Yb3+,Er3+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法对其制备条件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得到的最佳制备条件为:酒石酸钠/RE=1.25,敏化剂Yb的用量为18%,氟化铵用量NH4F/RE=11,水热时间12h。实验结果表明:以酒石酸钠为络合剂,采用水热法制备出的产品的发射峰位于410nm、520nm、542nm和655nm处,542nm处荧光强度最强,荧光表现为绿光。以酒石酸和柠檬酸为络合剂时产品形貌为直径约为100nm的球状,晶型为六方相。(2)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出了NaYF4:Yb3+,Tm3+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法对其制备条件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得到的最佳制备条件为:酒石酸钠/RE=0.5,敏化剂Yb的用量为23%,氟化铵用量NH4F/RE=11,水热时间13h。实验结果表明:以酒石酸钠为络合剂,采用水热法制备出的产品的发射峰分别位于345nm、361nm、452nm和477nm处,477nm处荧光强度最强,荧光表现为蓝光。以酒石酸和柠檬酸为络合剂时产品形貌为直径约为100nm的球状,晶型为六方相。(3)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出了NaYF4:Yb3+,Ho3+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法对其制备条件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得到的最佳制备条件为:酒石酸钠/RE=1.25,激活剂Ho的用量为1.5%,氟化铵用量NH4F/RE=9,水热时间7h。实验结果表明:以酒石酸钠为络合剂,采用水热法制备出的产品的发射峰位于542nm处,荧光表现为绿光。以柠檬酸和酒石酸为络合剂时产品形貌为直径约为100nm的球状,晶型为六方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