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界中的生物为了适应环境,经过亿万年进化,已经形成了可以适应环境的独特器官以及完美的的身体结构,昆虫相关工作器官无论从形态结构还是工作方式都已经近乎完美。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结构和工作方式,我们可以加以研究并用来解决人类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复杂问题。水黾是一种常见的水上昆虫,拥有特殊的技能和本领,具体表现在:首先,水黾由于具有良好的疏水性,不会将自己润湿,可以长期生活在水面上;其次,水黾可以在水面飞快地移动,它水上行走方式既不会产生噪声也不会对水面产生破坏。基于水黾这两种特殊的本领和技能,本文将针对水黾的腿部润湿性和水黾运动特性进行研究。对水黾腿润湿性进行研究,首先对水黾腿接触水的部位进行观察,利用体式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对水黾腿进行观察,并对水黾腿相关结构的尺寸进行了测量。发现水黾腿部表面存在刚毛结构,刚毛排列有序,布满水黾腿的表面;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扫描发现刚毛上有微纳米结构;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分析水黾腿的主要成分,发现水黾腿表面存在可增强疏水特性的有机物质。为探究水黾腿疏水原因,结合疏水的经典理论模型,分别构建了三种模型,分析了水黾腿部具有超疏水特性的原因。结果表明水黾腿表面表现出的超疏水特性与水黾腿表面成分、水黾腿表面结构有关,而成分不是水黾腿具有疏水性的主要因素。为研究水黾腿表面的黏附性,测量了水黾腿的动态接触角(滚动角),并对水黾腿与水接触力进行了定性分析,水黾腿表面不同方向滚动角不同,说明水黾腿具有各向异性,且水黾腿具有较低的黏附力。采用高速摄像机对水黾的运动进行拍摄,利用后处理软件提取数据并根据运动数据分析水黾运动机理。对水黾正常运动如直线运动、转向运动、反向运动进行拍摄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及分析,研究了水黾运动的机理及规律;通过对非正常状态下如去除水黾前腿、去除中腿、去除后腿的研究,加以对比水黾正常状态下的运动,得出水黾前腿、中腿、后腿各自的作用以及在运动中前腿、中腿、后腿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通过研究水黾在非水面环境下的运动,分析了水黾处于非水面环境时的运动规律和机理,通过对比正常运动状态,分析水黾在不同环境下的运动方式。根据高速摄像机拍摄视频,结合水黾运动机理的分析结果,绘制多种状态下水黾的步态时序图,分析水黾在不同状况下的时空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