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缺铁性贫血是当前中国最普遍存在的营养缺乏病,近20年监测结果证明贫血率变化甚微。缺铁性贫血严重影响儿童身体和智力发育,降低成年人劳动生产能力,降低人群免疫力,增加孕产妇和围产期儿童死亡风险。及时预防人群的缺铁性贫血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食物强化是一种经济、快速、易行、可持续的营养干预方式。自2004年以来,应用铁强化酱油预防和控制中国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项目已经在中国部分地区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依据实际案例开展项目的经济学评价,为未来项目进一步扩大,提供翔实的经济学评价数据。研究目的铁强化酱油项目开展的成本-效益分析,将为政府/公共机构在比选公共卫生项目方案、合理配置资源提供重要依据;铁强化酱油企业利益与全社会利益有机地结合和平衡,有助于动员酱油生产和销售企业参与这项公益项目;为未来其他营养干预的经济学分析,提供方法学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应用铁强化酱油对河北省东坛山村开展全人群贫血干预,获得基于项目推动的人均实际成本、铁强化酱油市场占有率和人群贫血的改善效果数据。项目效益包括:因铁强化酱油项目的开展,使缺铁性贫血改善的成人劳动效率提高、儿童认知水平的提高、围产儿死亡的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减少。项目成本包括:生产过程中铁强化剂和质量控制、宣传教育和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等成本。本研究应用PROFILES模型,采用东坛山村铁强化酱油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本及推动效果,计算项目工作的成本—效益。并运用此方法推算河北省、中国进行铁强化酱油项目推动的成本-效益分析。结果铁强化酱油项目开展10年预测,在贴现率为5%时,东坛山村铁强化酱油项目效益-成本比为4.6,净效益为204,142元,相当于2009年度全村经济总收入的5.1%。如果只计入铁强化酱油中铁强化剂以及铁强化酱油铁含量的质量控制成本,项目持续10年,效益-成本比为84.0。采用东坛山村的项目投入和贫血率下降比,推算出河北省、中国铁强化酱油项目开展10年后,效益-成本比分别为12.6和13.3,净效益分别占不同水平下GDP的2.5%和2.3%。结论通过成本-效益分析,认为铁强化酱油推动是一项低投入高效益的公共卫生项目,是预防和控制中国的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可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