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中趋化因子的表达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b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慢性性传播疾病。2015年WHO预计我国有3百万梅毒流行患者,占全球梅毒流行患者的15%。约10%的梅毒患者最终进展为神经梅毒,引起痴呆、意识障碍、失明、瘫痪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对患者本人,其家庭及国家都是极大地负担。目前诊断神经梅毒主要依据临床表现、梅毒血清学试验、脑脊液检查等综合判断。趋化因子是一类小分子细胞因子,通过与G蛋白偶联跨膜受体结合发挥其诱导定向趋化炎症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根据趋化因子的功能,主要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有促进炎症的作用,促使免疫细胞到达炎症部位
其他文献
摘要:LED光源无影灯,是现代外科手术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因为手术场合的重要性,无影灯装置的研究,必须符合医院要求。因此led光源无影灯装置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而无影灯,无论是从机械结构还是功能要求,都必须经过仔细的考量和专业的设计。笔者就将结合无影灯的光源和机械结构来进行研制分析。给无影灯装置的研制提供一条科学的道路,来满足不同的市场或者医学需求。  关键词:光源设计;LED技术;LED光源配
期刊
海上运输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外来物种可能通过压载水运输到其它环境,侵入并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因此,需要找到一种有效,经济且环保的压载水处理方法。
  近几十年来,纳米光催化剂作为一种新兴材料,因其在污染物降解,杀菌,CO2光还原和水分解产氢等方面的优异性能而备受关注。光催化降解相对经济有效。ZnWO4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光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价带和较宽的带隙,可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在降解灭活方面具有潜力。因此,ZnWO4是用于灭活微生物的理想光催化剂。
  光生电子和空穴的高复合率是
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往往存在于植物所有生长阶段,植物从苗期到成熟期都会经历各种不同的胁迫条件。当植物生长受到胁迫时,会启动自身应答机制,帮助自己渡过逆境的危害。同样,当植物受到外界胁迫诱导因子的诱导后,也会产生类似于逆境胁迫后的应激反应,产生对非生物胁迫的诱导系统耐性(induced systemic tolerance,IST)。植物根围促生细菌在植物根系完成定殖后能产生一系列对植物生长有益的代谢产物,其中有些物质就可以作为诱导因子诱导植物产生系统耐性。同时,植物根围促生细菌能够改善根围土壤微生态,将土
目前化学防治依旧是防治田间有害生物最有效、最便捷的手段,随着农业以及植物保护机械化的发展,农业生产必然朝着高工效、省力化的趋势发展。植保无人机作业是新兴的农业技术之一,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提高了作业效率和作业者的安全性以及降低了植保成本。但是目前用于植保无人机作业的农药剂型仍然是传统剂型,如乳油、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以及可湿性粉剂等,这些剂型在使用无人机作业中防效不佳的情况时有报道。由于这些剂型不能完全满足无人机喷雾的技术要求,因此,急需开发适合于我国航空植保需求的农药剂型产品。在分析研判当前常用农药剂
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spp.)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其地理分布和寄主范围均很广泛,该菌无性态分类地位是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炭疽菌属,有性态隶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目、小丛壳属。由大豆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ycines Horl)引起的大豆炭疽病是全世界大豆种植区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在巴西、印度、南美及中国台湾和内地普遍发生,导致大豆严重减产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是许多国家的检疫对象。
  本文采集、分离并鉴定获得了大豆平头炭疽(Colleto
蓟马是农作物上常见的重要害虫,其通过直接取食作物和间接传播病毒给作物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蓟马的防控依然是以化学防治为主,然而化学防治导致的农药抗性、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严重,急需发展绿色防控措施。已有研究表明,利用蓟马聚集信息素对蓟马进行监测和防治具有很好的效果。为了更好地应用蓟马聚集信息素进行田间防治,本试验在实验室内通过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蓟马三种聚集信息素组分在不同诱芯载体中的释放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研究不同SPME萃取时间和不同剂量下西花蓟
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鞘翅目:坚甲科)是防治天牛类林木蛀干害虫的主要天敌之一。有关花绒寄甲的研究主要在中国开展,集中于防治林木天牛害虫的应用研究,包括人工饲养与繁育、对天牛害虫的防治以及信息化学物质等,但对花绒寄甲幼虫的寄主选择性和寄生行为研究较少。花绒寄甲依靠1龄幼虫寻找并寄生寄主,其生长发育表现取决于能否成功制服、取食寄主。常见多头寄甲共同寄生同一寄主,该行为是花绒寄甲偏好协作寄生、还是个体寄生的某种群体表象,事关寄生行为的进化和室内大规模繁殖技术,值得明确。本研究以
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侵染马铃薯、番茄等作物引发的疫病是全球农业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之一,曾经直接导致1845-1850年爱尔兰及部分欧洲地区的马铃薯绝收以至数百万人饿死,史称“爱尔兰饥馑”,对西方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晚疫病平均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造成近百亿美元的农作物损失,是威胁人类粮食安全的重大隐患之一。致病疫霉菌在侵染植物的不同阶段,会通过向寄主细胞输送多种外泌蛋白,破坏植物的免疫反应,营造一个利于自身入侵和定殖的小生境。致病疫霉菌基因组大量编码一类RXLR
玉米小斑病是玉米生产上重要的叶部病害,病原菌为玉蜀黍平脐蠕孢Bipolaris maydis(Nisikado&Miyake)Shoem。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以及病原菌小种的变异性,玉米小斑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与品质。种植抗病品种和使用化学药剂是主要的防治手段,但由于生理小种的差异性,抗病品种的局限性显而易见,而市场上防治玉米小斑病菌的药剂比较匮乏,所以筛选有效防治玉米小斑病菌的药剂迫在眉睫。
  2015~2016年从江苏淮安、连云港、徐州等地区的玉米病叶上采集并分离
二化螟[Chlio suppressalis(walker)],是为害禾本科作物的一种重要害虫。化学防治是当前控制水稻螟虫为害的重要措施,然而由于二化螟幼虫的为害方式较特殊,不少农药在生产上不能发挥出良好的防效。添加助渗剂可以增加药剂在植物体表的附着能力,防止药液流失:提高药剂进入害虫栖息部位(水稻叶鞘和心叶内)的渗透能力,增加药剂暴露机会:甚至增加进入害虫体内的穿透能力,提高害虫的受药剂量。然而目前的助渗剂,主要考虑提高药剂在靶标植物和害虫体表的附着能力,很少考虑对植物茎秆的渗透能力。本研究以水稻二化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