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气浮工艺处理高藻水的试验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peng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绿微囊藻是富营养化水体中常见的优势藻类,其个体较小、且能产生藻毒素等危害极大的污染物。常规的混凝沉淀工艺对于此类高藻水源水很难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气浮工艺适合于悬浮固体较高的水体的处理。因此,本研究引入了气浮工艺。文中以室内培养的铜绿微囊藻为研究对象,采用小试试验研究了混凝气浮工艺处理高藻水的效果。以三氯化铁为混凝剂,着重分析了絮凝剂投加量、原水pH值、快速混合搅拌强度及时间、絮凝搅拌强度及时间、回流比等内容,并确定出各参数的最佳范围。此外,在最佳工艺操作条件下,对比分析了(高锰酸钾、氯、过氧化氢)预氧化对后续气浮除藻效果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剂投加量和pH值是影响出水水质的关键。试验发现,当将原水pH值由7.47调节到6.04、混凝剂投加量由50mg/L减为30mg/L时,藻类去除率却提高了近十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同时调节进水pH值和投药量不仅可提高藻类去除效果,还可明显节约混凝剂量。 混凝气浮除藻其它工艺参数最佳值分别为:混合转速450r/min(G值550s<'-1>),一级絮凝转速为150r/min(G值106s<'-1>)、二级絮凝转速50r/min(G值20s<'-1>),混合时间60s,絮凝时间10min,回流比10%,静置分离时间7min。在最佳工艺操作条件下,藻类去除率可达90%以上。 在混凝气浮工艺前,增加预氧化后,藻类去除效果有明显提高。但在采用氯和过氧化氢预氧化时,由于破坏了藻细胞结构,引起藻体内有机物大量外流,导致出水UV<,254>值升高。最后,对三种预氧化方式除藻效果以及使用经济性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给出了最佳预氧化方式。
其他文献
本研究针对沼液连年农用的安全性问题,利用以通威饲料饲养的大型养猪场的猪粪尿为原料进行厌氧发酵的沼液,开展田间试验,设置不同的沼液施用量,以清水和常规化肥为对照,在四
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我国对于电力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其中应用的电气设备不断增多,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其中,IDC机房是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核心设备,对于保障电
四氯化硅为有机化合物,主要用于化学工业及军工生产。高纯SiCl4是生产石英通信光纤的主要原料,也是国内外多年来生产电子级多晶硅的基本原料,但对四氯化硅的纯度要求较高。遵义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随着电子产品向微型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电迁移已经成为电子元器件中互连凸点失效所引起的严峻的可靠性问题。微型化下凸点内Sn晶粒个数将急剧减少,β-Sn具有明显的扩散各向异性,导致凸点的电迁移行为不同,因此,研究Sn晶粒取向与微凸点电迁移行为的相互作用机制日趋重要。本论文选用工业界中常用的两种倒装芯片无铅Ni/Sn-3.0Ag-0.5Cu/Ni-P(ENGPIG)和Ni/Sn-3.0Ag-0.5Cu
学位
本论文在实验室已驯化成熟的好氧反硝化污泥系统基础上,采用NO作为惟一氮源,进行好氧反硝化菌的筛选,证实好氧反硝化菌的主导地位;研究确定菌株反硝化性能和脱氮性能的手段;设计正
本论文以普通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在序批式反应器(SBR)中通过逐步减少污泥沉降时间,提高污泥的临界沉降速度,并逐步增大系统进水COD负荷的方法造成选择压,使细小分散的絮状污
针对目前大肠杆菌污染水源事件依然存在的现象,本文以大肠杆菌为试验对象,高锰酸钾和高锰酸盐复合药剂为氧化剂,研究不同影响条件下,预氧化工艺对大肠杆菌氯化消毒副产物前体物(D
全球工业的迅猛发展,有机溶剂的运用更为广泛、种类更为多样。有机污染物可伴随着工业废水排放、污水灌溉以及大气沉降等途径进入土壤和水体中,因而,有机污染物已成为人类生产许
甲基叔丁基醚(MTBE)是目前世界上无铅汽油中应用最广的添加剂,主要用以取代烷基铅来提高辛烷值。随着无铅汽油的广泛使用,MTBE通过炼油厂、加油站、汽车维修厂、公路沿线及贮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