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普通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在序批式反应器(SBR)中通过逐步减少污泥沉降时间,提高污泥的临界沉降速度,并逐步增大系统进水COD负荷的方法造成选择压,使细小分散的絮状污泥从反应器中洗出,从而促进好氧颗粒污泥在反应器中的富集和积累。在成功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的基础上,研究了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特征,并和普通活性污泥膜生物反应器进行了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以沉降时间为选择压可以促进颗粒污泥的形成。实验中所形成的颗粒污泥呈球形或拟球形,密实且具有清晰的轮廓,生物相丰富;粒径集中在0.5~1.5mm,MLSS可达6500mg/L,SVI为35.2,具有良好的沉降性。
通过对普通絮状污泥颗粒化进程的观察,得出颗粒污泥的形成经过絮状污泥→絮状污泥团→小颗粒出现→颗粒污泥生长→颗粒污泥成熟→颗粒污泥老化更新等六个阶段。在形成过程中通过对污泥形态的观察,提出了污泥颗粒化的形成机制为丝状菌缠绕和菌胶团联合。
在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中,通过和普通活性污泥膜生物反应器在相同运行条件下处理效果的比较表明,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具有更为稳定良好的出水水质。在进水COD、NH<,4><+>-N平均浓度为630mg/L和34mg/L的条件下,其出水COD、NH<,4><+>-N平均浓度分别为46.6mg/L和4.8mg/L,低于普通活性污泥膜生物反应(86.8 mg/L和14.9 mg/L),COD、NH<,4><+>-N的平均去除率比普通活性污泥膜生物反应器系统分别高5.8%和28.8%。并且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膜通量的下降速度明显低于普通活性污泥膜生物反应器下降速度,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具有减缓膜污染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