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自拟杀胚消癥方联合米非司酮片治疗未破损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自拟杀胚消癥方的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及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57例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服用自拟杀胚消癥方联合米非司酮片治疗,对照组单服用米非司酮片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21天),通过观察两组临床总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疗效、血HCG下降水平、盆腔包块缩小情况、腹痛消失时间、阴道出血停止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总疗效比较:治疗组19例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88%;对照组7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8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即治疗组临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比较:治疗组4例痊愈,16例显效,2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88%;对照组1例痊愈,6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中药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有优势。两组临床指标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血HCG为(107.73±58.56)mIU/ml、盆腔包块为(1.32±0.6)cm、腹痛消失时间(6.20±2.50)天、阴道出血停止时间(7.28±2.07)天;对照组血HCG为(188.57±65.73)mIU/ml、盆腔包块为(1.83±0.76)cm、腹痛消失时间(9.06±4.17)天、阴道出血停止时间(10.24±2.30)天。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患者服用药物未出现恶心、呕吐、眩晕、乏力或下腹痛等副作用,且定期检测安全指标,均无异常。对照组患者在服用米非司酮后出现恶心、厌食等一过性消化道反应。结论:自拟杀胚消癥方联合米非司酮片治疗未破损期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米非司酮片。联合用药能缩短患者阴道出血时间、腹痛时间,且在降低血HCG及促进盆腔包块吸收方面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