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号街车》中布兰琪的悲剧解析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19890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黑格尔的悲剧理论视角出发,对田纳西·威廉斯《欲望号街车》中美国南方淑女杜波伊斯·布兰琪的悲剧进行新的阐释,探讨了布兰琪是如何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冲突以及个体自身心灵矛盾的牵绊下一步步趋向毁灭的,旨在为威廉斯作品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分析了布兰琪命运的注定性。故事发生在美国社会转型、文化变迁的时代背景下,这就为剧中各种冲突提供了典型的环境。布兰琪作为美国南方传统忠实的践行者和捍卫者,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造成布兰琪与外部世界的不兼容及逐渐破碎的内心世界。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有机统一为布兰琪的命运提供了必要的悲剧情境。此外,象征作为言辞的一种取代了隐喻,广泛运用在《欲望号街车》中强化了悲剧的氛围。接着,基于黑格尔的悲剧冲突论,具体分析了贯穿本剧始终的各种悲剧性冲突。受特定伦理精神的影响,剧中角色都存在其自身的片面性,布兰琪与剧中人物间社会关系的矛盾冲突及布兰琪自身的心灵矛盾的冲突不可避免。通过对这些冲突的具体分析,得出多层次冲突导致了布兰琪的悲剧,但个体心灵的矛盾才是最根本的冲突,是造成布兰琪悲剧的根本原因。冲突以布兰琪最终被送进疯人院而和解,进而展现出作者威廉斯所营造的悲剧效果。综上所述,《欲望号街车》是一部融合了多种冲突的悲剧,正是多层次冲突缔造了本剧的悲剧特性。本文从黑格尔的悲剧理论视角解析布兰琪的命运,剖析了布兰琪悲剧的根源所在,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布兰琪悲剧坎坷的一生。剧中布兰琪的悲剧并不是个例,它反映了被主流社会边缘化的大多数美国南方女性的悲剧。威廉斯关注这一特殊群体内心的痛苦和无助,呼吁人们对这一群体的宽容与理解,也为新世纪追求爱与平等地位的女性指明了道路,进而表明了作者威廉斯强烈的人文主义情怀。
其他文献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的知识分子,理应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践行知识分子的文化使命,推进乡村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当下,乡村教师之于乡村文化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西方逐渐盛行和成熟起来,并逐渐传入中国,成为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同时,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又与当地的社会历史文化紧密联
子曰:“中人以上者,可以语上,中人以下者,不可以语上也。”“可与之言者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者而与之言,失言。”孔子的这些思想敢于正视学生的差异从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新
英语作为一门交际性语言,它的使用价值越来越高,因此,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小学教育中显得尤为迫切。以“基于问题学习”和“情境教学法”为理论依据,在问题情境中借助词与语
教学在学校工作中处于核心位置,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展以名师为主导的“教学研一体化”的研修模式来提高教学效果,以使教育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民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传输方式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多样化,从以前的自报式工作体制转化为查询应答式工作体制,这为水库的防洪和兴利调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通
目的探讨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各种临床表现及心律失常情况。方法收集65例急性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结果 65例乌头碱中毒患者心电图异
【正】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对价值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取得诸多成果。但迄今为止,在价值的本质、价值的差异性和一元确定性的统一等方面的研究,阐述上尚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