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氟拉嗪对体外培养人晶体上皮细胞增殖作用的实验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yce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钙调素抑制剂三氟拉嗪对体外培养的人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便可能为后囊混浊的药物预防提供新线索。【材料和方法】将所取细胞常规进行传代培养。取传第三代的晶体上皮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三氟拉嗪溶液(三氟拉嗪的终浓度分别为:2μg/ml、4μg/ml、6μg/ml、8μg/ml);同时设不含TFP的阴性对照组;采用二种不同的方法检测细胞增殖状况:1 MTT比色法:一定浓度细胞精确接种至96孔培养板,分别培养24h、48h、72h、96h后,加入MTT(终浓度为5mg/ml)及DMSO,酶联免疫检测仪测定各孔吸光值(OD值)。2流式细胞仪分析:取4μg/ml药物浓度组与阴性对照组培养24小时后,固定,染色,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微机得出各期细胞数占总数的百分值。【结果】1、MTT测定:1)低浓度组(2μg/ml)三氟拉嗪作用24h后,对晶体上皮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48h后与对照组相比则有显著性差异(P〈0.01);三氟拉嗪在一定浓度(≥4μg/ml)时作用于晶体上皮细胞24h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2)在三氟拉嗪作用48h内,各浓度组对晶体上皮细胞的抑制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大(P<0.05);在三氟拉嗪作用的72h内,浓度为4~6μg/ml的抑制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5)。3)当药物浓度达到8μg/ml时,各时间段的抑制率差异无显著性。2、流式细胞仪分析:其结果显示三氟拉嗪使细胞周期各时相的群体比例发生变化:G0/G1期细胞增加, S+G2/M期细胞减少,TFP的加入导致了细胞由G0/G1期向S期进而向G2/M期的转移被阻抑,从而抑制了细胞的增殖。【结论】三氟拉嗪能阻断细胞分裂,抑制体外培养的人晶体上皮细胞的生长,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从而为后发障的新药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脚底电刺激后应激大鼠海马CA3区c-Fos表达目的:研究脚底电刺激后大鼠海马CA3区c-Fos表达随时间改变而改变的规律,为进一步探讨习得性无助(LH)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活性改
目的:评价抑肽酶对二尖瓣置换患者体外循环(CPB)后血管外肺水量的影响,探讨其肺保护作用的可能机理,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实验。选取因二尖瓣狭窄需行二尖
目的:探讨保乳术后前锯肌肌瓣即刻修复乳房局部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分析符合保乳条件的77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保乳术后应用前锯肌肌瓣即刻修复乳房局部缺
媒体言论在社会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当中,可以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当前,媒体言论的利益表达与社会调和表现在:以媒体言论构建有关利益方平等表达与对话的平台;使媒体言论成为增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并研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5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均以右眼为试验眼。其中空白对照组5只5眼不做任何处理;另60只采用1mol/L NaOH溶液烧灼大鼠角膜,制备碱烧伤诱导角膜新生血管模型,并随机分为青蒿琥酯球结膜下注射组(T组)30只30眼及角膜新生血管对照组(C组)30只30眼。T组自术日起右眼隔天球结膜下注射青蒿琥酯针剂0
目的探讨肋软骨三维CT重建技术在成人耳郭再造中的应用:评估肋软骨为手术方案设计提供依据;辅助肋软骨采取;辅助立体耳支架雕刻。临床资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于2014年1月到2014年12
背景:临床上关于脑出血患者是否适宜重启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议,本篇荟萃分析的目的在于评估、比较重启抗血小板治疗后,脑出血患者缺血及栓塞事件降低的获益,
目的:分析沈阳地区HIV/AIDS病人的临床特征,提高对HIV/AIDS认识。 材料和方法:对象为2002年5月-2004年11月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期间确诊AIDS患者7例,对患者的感染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传代中的形态学变化及细胞周期的变化及其关系,应用TNF-α刺激对细胞衰老的进一步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过传代及应用TNF-α干扰形成
党报要应对市场挑战,稳住主流媒体地位,只有不断进行品牌升位,才能求得持久快速发展。品牌内质提升是基础工程;品牌整合优化是升位的关键举措;品牌外向延伸是升位的持久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