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自然过程论视域下的产业探析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uzhanghuaduzha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将“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四元论统一到人工自然过程论的视域下,以“自然物——人工物——社会物”转化为理论基础对产业和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并探索产业与满足人的需要之间的必然联系。全文共六章,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研究的意义、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并总结评述了相关文献。第二部分是第二章,在这一章中论述了人工自然过程论的形成与发展,分析了人工自然过程论的内涵,确定了人工自然过程论视域下产业的定义。认为产业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通过大规模制造人工物,实现人工物向社会物转化的过程。人类以科学、技术、工程、产业为中介实现了从自然物到人工物到社会物的转化。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的内容,这一部分在不同范式下对规模生产、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价值进行比较研究。其中,第三章主要探讨产业以机器为物质基础,以工厂制度为社会组织形式,以分工、批量化和标准化生产为实现方式,通过大规模生产人工物满足人类的社会性的需要,使人工自然得以扩展;第四章在基于技术的产业分类的框架下说明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使不同内容的人工物向社会物转化,在不同层次上满足人类自身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使人工自然得以深化。第五章的内容主要说明人工物向社会物转化的过程就是产业价值的增值过程,产业通过盈利性功能的发挥利用科技成果转化等手段实现价值增值,高效推动人工自然的进程。第四部分提出论文结论,并设想了可能的研究拓展方向。
其他文献
中国民营中小型企业自主创新的道路究竟应该怎样走?在学术界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时,实践已经走在了理论前头。温州地区建立的高校与民营中小型企业科技成果对接平台做出了成功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民社会理论越来越受到中西方学者的重视,社会转型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中国道路的前进方向如何界定,中国社会体制改革范式如何把握,迫切需要理论指导。市民社会
发展是历史话题,是时代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命题。科学发展观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和最终旨归,认为发展是自在形式与自为形式的
学位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彰显着人的本质力量。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是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也使人陷入
19世纪的中国,遭遇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历史在西方殖民者外力的迫压下步入近代。在这场大变局中,伴随着西学再次东渐,中西两种异质文明发生了急遽撞击,强弱力量对比的悬殊
学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化"日益成为席卷当今时代的历史潮流,每个国家、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各国发展的不平衡性,强势文化在全球现代化的进程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