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各国学者和政要都以不同形式发出了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2009年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议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这一方案提出以后,特别提款权作为目前唯一真正具有全球意义的超主权货币开始备受关注。如何对特别提款权进行完善以提升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开始变成众多学者研究的课题。 周小川指出应进一步完善SDR的定值和发行方式,SDR定值的篮子货币范围应扩大到世界主要经济大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009年中国的出口贸易额已经位居世界第三名,同时中国也是持有美元资产最多的国家之一.鉴于以上三个事实,本文认为人民币是SDR货币篮子最有潜力的候选货币。基于此种观点,本文将对人民币计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之后的定值问题进行研究。 本文在介绍特别提款权现行算法的基础之上,归纳了影响特别提款权定值的三个主要因素。在此之后,本文对这三个变量2000年到2009年的发展情况做了细致的分析,并预测了他们未来的发展状况。最后,本文对人民币计入特别提款权之后的定价进行了模拟测算,研究人民币在特别提款权中可能的比重、人民币加入之后以各种组成货币表达的特别提款权价值的变化。 结果显示,若将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2006年至2010年人民币的权重为9%,货币数量为1.0441;2011年至2015年人民币的权重为11.9%,货币数量为1.2306。计算结果还表明,经由包括人民币在内的五种货币篮子重新计算的特别提款权的价值得到了提升。本文认为,随着中国出口贸易额的持续增加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能够实现人民币计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的愿望。不仅如此,人民币在特别提款权中的权重也将不断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