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智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交融已是大势所趋。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战场,在智慧教育、智慧校园、智慧课堂、微课堂等重大发展的背景下,中职教育也需要打破传统比较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凸显教学过程的实训性、实践性,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培养中职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本研究基于非正式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混合式学习理论等理论,在对智慧课堂优势分析、智慧平台比较、设计原则、模式构建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内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采用雨课堂混合式教学平台,以混合式学习理论为基础对《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进行设计应用,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资源与环境概论》智慧课堂的应用,能够培养学生较好的学习习惯,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70%的学生赞同智慧课堂可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2)《资源与环境概论》智慧课堂的应用,有利于教师创新教学形式,通过课上采用小组交流、发送弹幕、学习评价的形式,不仅提升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频率,让80%的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来,也改变了以往单纯采用板书教学的形式,让教师的教学走向信息化。(3)《资源与环境概论》采用智慧课堂的教学方式,能够减弱中职学生在文化知识层面因知识薄弱、课程交叉知识多所导致学习困难的影响,通过课前推送视频资料、课后交流互助,改变传统教学仅仅通过课堂讲解的单一形式,学生获取学习资料多元化、对于不能把握的知识点也可以通过线上继续互动得以解决,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传授知识。(4)研究过程结果表明,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明显的提高,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采用智慧课堂的实验班,期末平均成绩比第一次测验成绩提高了9.83分,采用智慧课堂的对照班只提高了3.29分,可见采用智慧课堂,学习效果有显著的提升。通过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中了解到智慧课堂相对于传统课堂来说更能符合学生学习的需要,能够弥补传统课堂中的一些不足,且74%的学生愿意将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推广到其他学科。本研究将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融入到《资源与环境概论》的实际教学中,尝试构建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中等职业院校《资源与环境概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指导未来中职智慧课堂的设计与开发,为其他中职学校采用雨课堂设计《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提供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