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渍化灌区节水灌溉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氮肥的反馈机理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misz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河套灌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精华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用量呈逐年加大趋势,同时,灌区又面临着政策性引黄水量的锐减,农田环境和黄河水质污染、土壤盐渍化及缺水将是制约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盐渍化灌区节水条件下开展土壤微生物对氮肥的反馈机理研究,是提高灌区农业清洁生产水平和推进现代农业的重要科技需求,也是灌区生态环境安全和黄河水质安全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田间试验,揭示了不同施氮水平下微生物学特征的反馈机理,并且从微生物的角度提出了适合盐渍化灌区节水条件下的施氮量,为减少氮肥用量、改善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及农业生产中定量施氮提供了有益的生物参数和指标。主要结论如下:(1)土壤中养分、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但在适宜的施磷量下,土壤中养分、微生物及作物产量均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N2水平时,土壤中养分、微生物及作物产量均出现峰值且增加的效应最显著,当施氮量为N3水平时,土壤中养分、微生物及作物产量反而呈下降的趋势。(2)施氮量与小麦、玉米带土壤中养分和微生物的相关性均呈显著性相关,个别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各施氮处理与土壤中养分、微生物及作物产量之间均存在二次指数关系。指数模型模拟结果显示,适宜的施氮量能有效的促进土壤中养分、微生物及作物产量的增加,施氮过多反而抑制了土壤养分的增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产量的增加。(3)产量与相关影响因素互作及通径分析结果可知,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的是碱解氮、真菌、微生物量氮,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的是放线菌、微生物量碳、碱解氮,且产量随着这些因素含量增加而增加,并提出小麦的适宜施氮量为203.56kg·hm-2,玉米的适宜施氮量为280.11k·hm-2
其他文献
期刊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是当今世界水污染控制的一种普遍应用的方法,按其规划的层次可分为流域规划、区域规划和设施规划。在我国,水污染形势呈流域性特点。以流域为水污染控制的基
公共图书馆是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阵地,也是阅读推广工作的倡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及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本文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Fe/Pt多层膜、Dy/Pt多层膜和Dy/Fe/Pt多层膜,然后通过真空热处理,成功制备了FePt、Dy-Pt和Dy-FePt合金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能谱研究了多层膜退火后的相结构、成份和相转变,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了所制备的样品的磁性,并对影响磁性能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在对Pt缓冲层厚度的研究中发现,随着Pt缓冲层厚度(t≦8.6nm)的增
反应性纳米多层膜是一种新型的纳米含能材料,在较低的能量诱发下,可发生自蔓延反应,放热瞬间可获得1000-3000℃的高温,反应波传播速度高达100m/s,在真空或大气环境下可以实现微电子芯片、金属与非金属(陶瓷、碳泡沫等)以及金属与非晶合金等的钎焊和扩散焊连接,是材料微纳米连接领域的研究热点。以Ni/Al为代表的反应性纳米多层膜体系已广泛应用于互连焊接、3D叠层封装等领域,并在军工和航天航空领域具
学位
期刊
期刊
随着各种电力负荷的迅猛增长和电力电子等敏感设备的广泛使用,电能质量问题已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其中,电能质量扰动的准确检测与辨识是进行电能质量评估与有效治理的前提和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