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物质成份分析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9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技术作为一种发射光谱分析技术,因其具有远程非接触测量、分析时间短、多元素同时检测、快速实时在线分析等优点,被公认为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元素分析技术,可有效的对物质的成份和含量进行检测分析。LIBS技术自问世以来,广泛的应用于环境检测、冶金过程、煤质分析、深空探测、地质研究等方面,此外,LIBS技术与化学计量学、数据挖掘等技术结合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本文讲述了LIBS技术的检测原理,介绍了LIBS系统的实验设备,并在实验过程中搭建了一套LIBS实验系统,完成光谱采集任务,再将得到的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从LIBS技术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出发,对物质成份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促进提升LIBS技术的实用化,在物质成份分析方面主要工作如下:
  在定性分析方面,对陶瓷样品中的11种常见元素Si、Al、Fe、Ca、Mg、Ti、Mn、Na、K、Sr、Ba的发射谱线进行了分析,比较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核主成分分析(Kernel PCA,KPCA)两种方法对陶瓷的聚类效果,并且分别基于PCA、KPCA与BP神经网络算法,对陶瓷的组成成份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对于来自不同地区的陶瓷,LIBS谱线差异较大,基于KPCA和BP神经网络分析模型得到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9.38%,而对同一地区的陶瓷LIBS谱线差异较小,其识别准确率也能达到95.83%。因此LIBS技术与BP神经网络结合可以有效的鉴定陶瓷,且KPCA比PCA更适用于陶瓷LIBS光谱数据的降维。
  在定量分析方面,对碳钢样品的LIBS光谱进行了分析,以实现对碳钢中碳元素浓度的检测。鉴于碳钢中Fe II247.86nm发射谱线对C I247.86nm发射谱线的干扰,无法用传统的定标法对C I247.86nm进行定量分析,本文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定量分析模型。同时针对单一的BP神经网络预测精度仍有待提高的问题,建立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的BP神经网络(GA-BP)定量分析模型,分析了碳钢中C元素的浓度,并且将两种模型的定量分析效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显示GA-BP模型对所有样品的定标曲线拟合优度可达到0.9989,均方根误差为0.0114。结果表明GA-BP方法可以克服Fe II247.86nm谱线的干扰问题,实现对C I247.86nm谱线的定量分析。
  本文的研究成果丰富了LIBS技术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有助于促进LIBS技术实用化。研究的陶瓷样品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考古系于戈博士提供,碳钢样品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其他文献
马铃薯黑痣病是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一种极具破坏力的土传病害,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本研究在大田评价接种生防菌株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效果,在此基础上,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接种生防菌对黑痣病马铃薯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并评价其对根际的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接种W5,Y1两个生防菌对马铃薯黑痣病的生防效果  W5和Y1两株生防菌均可产生蛋白酶、纤维素酶、嗜铁
学位
底栖硅藻是河流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群落组成的时空分布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水环境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日益严重,研究底栖硅藻的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于2018年和2019年对哈尔滨市不同河段(松花江、呼兰河、阿什河、拉林河)进行6次底栖硅藻样品的采集,共设置30个采样点,采集179号标本。从底栖硅藻群落结构、硅藻的空间及季节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近年来人们对马铃薯的需求量增加,为了获得理想的产量,往往在马铃薯生育期施加大量化肥。但不合理使用化肥会使马铃薯减产,降低商品品质,严重时污染自然环境。微生物肥料因其对环境友好、无公害等优点,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本研究选取实验室中具有良好固氮、溶磷、产嗜铁素等能力的PGPR菌株,制成液体菌肥。通过田间小区试验
学位
非生物胁迫如盐、盐碱、干旱和低温等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Ca2+信号途径在植物抗逆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被环境刺激所激活,瞬时增加胞内Ca2+的浓度,进而激活钙调蛋白(CaM),被激活的CaM与CAMTA转录因子结合进而启动植物的防御系统。在本研究中,将MsCAMTA2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到烟草中,分析该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下的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MsCAMTA2基因的组
学位
青贮玉米(Z.mays L.silage maize)是草食性牲畜的优质饲料。随着对青贮玉米产业的重视,青贮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增,导致农户化肥施用量不断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改变,致使土壤营养成分不足。微生物肥料可以提供优质菌株,提高植物对土壤中营养成分的利用率,其中,溶磷菌株能够将作物不能吸收的无效磷转化为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磷,在土壤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青贮玉米根际土壤中分离溶磷菌株,
学位
该文对高纯纳米AlO粉体的制备,离心成型高纯纳米AlO生物陶瓷的离心成型机理、工艺优化和物理性能进行了研究.在实验的基础上获得了制备浆料时粘结剂与分散剂的最佳含量以及浆料的最佳球磨时间,在前人的基础上确定了烧结温度.对同一固相含量不同高度和不同固相含量的坯体密度,以及同一坯体各个不同部分的密度进行了测量比较.对试样的烧结密度,三点抗折强度、硬度、断裂韧性等物理性能进行了测量、对比,并计算了抗折强度
学位
NO是燃煤锅炉排放的污染物之一,它会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并能形成酸雨.因此,控制NO排放十分重要.分级燃烧包括空气分级和燃料分级,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低NO燃烧技术,但其在国内煤粉炉上尚未广泛应用,在数量极大的层燃炉上更是有待开发研究.为此,该文首先对NO生成和破坏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该次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作为层燃炉实验的分析依据.最后,为了研究层燃炉内气体燃料分级低NO燃烧技术,专门搭建了
学位
该文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反应机理研究.另外,由于固硫剂颗粒在炉内停留时间短,而反应时间及SO浓度会对脱效率有很大影响,因此该文对固硫剂喷射装置进行了设计、试验,并通过数值计算进行验证和解释.通过O/CO气氛中喷钙脱硫反应的分析后,该文首先针对CO对CaCO煅烧分解反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与一般采用经验公式的方法不同,该文通过化学热力学分析计算得到了较为精确的反应平衡关系式,然后通过热重分析(T
由于贫煤的着火特性和燃尽特性较差,采用分级燃烧技术来降低贫煤锅炉的NO排放时,往往会导致飞灰含碳量升高、锅炉热效率降低的问题.为实现大型贫煤锅炉的高效低NO运行,该文对分级燃烧过程中影响贫煤NO排放及燃尽的各种因素及其燃烧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学位
该文主要对有源电力滤波器系统中的谐波电流检测电路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用MATLAB软件进行了电路仿真.通过仿真电路观测了谐波电流检测电路的检测效果,并对d-q谐波电流检测电路与自适应谐波电流检测电路进行了比较;同时还对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变流器控制方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双重预测控制方法.最后,该文对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整个系统做了分析,指出了谐波及无功被深装置的发展方向——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