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护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调查与分析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hldd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新疆高校护理本科课程设置现状及师生、护理教育专家对课程设置的评价和建议,探索多民族地区护理本科教育发展规律,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基线调查,实地收集护理本科教学计划,了解分析课程设置情况;第二阶段采用自设问卷调查不同民族护理本科实习生124名、专业课任课老师42名、护理本科带教老师156名、护理教育专家10名,分析其对课程设置的评价和建议。结果:⑴现况:平均总学时数2794学时,公共基础课占平均总学时数27.39%,医学基础课占25.61%,人文社会课程占28.35%,护理专业课占46.99%;理论与实践的比值平均为1∶0.38,必修与选修课比值平均为1∶0.22。⑵课程结构:66.26%的汉族实习生和48.57%的少数民族实习生希望增加实践课,46.99%的汉族学生希望增加选修课,53.01%的汉族学生希望增加人文社会课程,60.00%的少数民族学生认为临床实习周数偏多。⑶教学效果:带教老师对学生的职业态度、动手能力给予肯定评价,对论文撰写、法律意识评价较低。同时,认为学生掌握较好的课程是基础护理学、基础医学等,掌握较差的是护理科研、护理管理、法律知识等。⑷课程评价:学生一致认为重要的课程是英语、计算机、体育、药理学、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内、外、妇、儿科护理等,建议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学生和任课老师对中医护理和护理社会学的评价较低,对护理管理学重要性的评价和康复护理开设形式的建议有差别(P<0.05)。⑸建议:57.50%的任课老师和40.00%的专家认为应采取渐进式课程设置模式;87.50%的任课老师和80.00%的专家认为应边理论边实习。结论:⑴课程设置较为合理;⑵实习生临床能力好,但需强化专业认知、管理、法律及科研意识的培养;⑶适当增加实践课、选修课、人文社会课程;⑷评价较高的几门课程作为主干课程重点建设;⑸整合得分较低的课程,缩减课程门数;⑹采取早期接触临床,边理论边实习的学习形式。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类脂蛋白沉积症一家系细胞外基质蛋白1(ECM1)的基因突变。方法:采用PCR扩增目的基因,DNA双向测序法直接检测类脂蛋白沉积症一家系的ECM1基因,并用DNA克隆测序法进行验证。结果:先证者、其弟弟和母亲均为杂合子,在1474位插入了一个碱基T,形成了移码突变,使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父亲正常。在50个正常汉族人的ECM1基因上未发现此改变。结论:本家系类脂蛋白沉积症存在新的突变位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