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中的善——程序中的道德问题思考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今年两会温家宝总理的工作报告中曾多次出现过“公平正义”的词汇,可见我国越来越重视社会公正问题,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更加注重公平”,再到这次两会中频繁提到的“公平正义”,能够深深地感觉到我国政府的工作思路正在发生着改变,社会分配的正义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社会正义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有了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社会才有可能和谐稳定。因此,如何实现社会的正义对任何一个充满理想、有所建树的社会都将是一个必要而永恒的话题。 随着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创新,社会制度也越来越得到完善,然而这并没有减少社会非正义现象的出现,对于弱者而言,程序、制度没有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权利保障,反而却让人觉得有些冷酷无情,我们不得不问:为何如此的按规则办事却带来了不道德的行为?是制度、程序本身的非正义吗?事情不能如此一概而论!在程序合理执行的背后是否应当还有其他的因素加以考虑(善的道德问题),程序正义是必要的,是保障正义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种保障不是完善的,是有缺陷的,是需要实质正义加以弥补的。按照这样的思路,本文将从理论上探讨程序正义的道德反思问题。 程序正义的道德反思就是对程序中正义与善的反思,首先应当肯定的是程序正义的必要性。但是随着现代社会对程序正义的过度强调,也发现强调程序的同时却将责任与道义对立起来,程序正义不能很好的体现实质正义,甚至有时会背离实质正义,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背离的呢?笔者认为,是程序正义中善的缺失,是程序中出现的道德危机所造成的。理论上讲,这是将正义与善割裂,正义与道德实践分离的结果,因此要重新确立“善”在正义中的重要地位是问题的理论核心。所以,本文将从基础性问题——正义与善的关系入手,分析两者的内在联系,强调正义是“善”的基础,同时“善”在正义中又具有重要地位。那么如何理解善的理论?首先要区分善的“强”理论与“弱”理论,可以将实质正义中的“善”归为善的“弱”理论,将程序正义中的善归为“强”理论,最后通过分析程序正义中的“善”与实质正义中的“善”的特点与不同,来寻找真正体现善的正义之路。程序的设计、制度的完善不仅需要一套正义原则作为价值的衡量标准,给与程序、制度以合法性与合理性,更重要的是在这样一套正义原则中应当如何体现“善”的理念,如何将正义与善得到很好的结合。社会的和谐稳定、人民的安居乐业是需要善之正义为原则的,在现代的人类社会之中,“正义之善”应当是一个不断发展、升华的过程,不应当被静止得看作人类的某种至善或最高目的。一方面,我们要用“应然”来指导实然,将乌托邦精神纳入人类的政治设计;另一方面,从经验的层面,在社会制度的框架下,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变外在强制为内在升华。 程序的制定是人类社会运行的内在要求。任何程序的制定,都是以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伦理价值体系为依托的。伦理“应当”是程序化规范的生长点。程序设计中正义之善的缺失不应该被公民自身来承担,而应由文化来承载,应当由起中介作用的制度来负责。
其他文献
关于医患关系的研究应归结于对其伦理本质的研究,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的分析,这样才能抓住当代中国医患关系异常紧冲突的根源,从而解决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问题。医患关系问
利益问题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也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问题。马克思的利益理论范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性范畴,能为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一般性的哲学
本文探讨现代化进程中货币的社会历史功能,实质是通过货币功能的辩证分析,对现代文明和人类生存状况进行批判性的考察,以便将经济哲学研究导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路线:一方面,使经济学
随着β阻滞剂在高血压应用的研究,发现一些新型血管扩张剂(VD),及影响RAS的酶抑制剂,并把它们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同时,新的研究手段促进了对CHF病理生理的了解,故在过
蔡元定(1135—1198),福建建阳人。他是南宋时期重要的理学家。作为理学家,他以易学研究为其学术基础。蔡元定易学以河图洛书为中心,认为卦象、阴阳奇偶之数皆出于河图洛书,力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托马斯·库恩是二十世纪下半叶最富争议的学术人物之一。无论是库恩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他们对《结构》的解读,特别是对不可通约性概念的理解,均不能令库恩满意。《结构》出版后
本文所讨论的几种心律失常对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大,或具有更严重的潜在危险性,临床上需及时处理,但其治疗原则往往不同而又容易混淆,故在此讨论其鉴别诊断.一、心房颤动时心室
基于黑河中游地区1987、2001、2016年的利用/覆被变化数据,在遥感技术的支持下,利用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及土地利用动态测算模型,模拟1987~2001、2001~2016年间黑河中游地区土地利用转型的主要方向及空间分布特征,探测研究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热点区域,分析相关驱动因素,并针对发展瓶颈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黑河中游地区的生态用地持续减小,而人类活动用地逐渐增加;土地利用变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