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遗嘱自由原则及其边界

来源 :中国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3547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遗嘱自由原则是私法自治的核心和灵魂—意思自治在继承领域的体现,完全尊重了个人意志,是公民个人自主权的体现。遗嘱自由原则的设置是对公权力的一种限制,可以更好的维护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个体的利益,保护个人的财产的自由处分权,维系亲情伦理关系和家庭关系的稳定,减轻社会负担。但是如果遗嘱自由超过一定的限度只会起到相反的结果,遗嘱的过分自由只会使得遗嘱人不顾亲情,只凭自己的个人意愿而随意处分财产,这就会导致财产分配的不公。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在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遗嘱人的损害家庭成员继承权益的行为会导致家庭关系的破裂,把一部分本应由家庭扶养的群体推向社会,加重社会的负担,阻碍社会发展的进程。现阶段我国对遗嘱自由的限制是比较欠缺的,相同的案例在不同的地方竟会出现大相径庭的判决结果。因此,我们应对遗嘱自由加强必要的限制,推进我国遗嘱制度的完善。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遗嘱继承与遗嘱自由原则及其价值。阐述了遗嘱自由原则的内涵,同时指出遗嘱自由也是个人利益与国家、社会利益调和的产物,相对于庞大的国家机构,只有赋予个人一定程度的自由才能维护个体自身的合法权益。进而论述了遗嘱自由原则的价值,遗嘱自由原则是贯彻民法中意思自治的体现;也是行使财产所有权的体现;同时遗嘱自由原则的设定可以减少纠纷、维护家庭关系的和睦,弥补法定继承的不足。第二部分主要是介绍遗嘱自由原则边界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遗嘱自由边界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自由与约束的关系;自然法的规范意义;行为与法律行为不可分的理论。第三部分简要介绍了国外遗嘱自由原则的边界的历史,而后又介绍了外国的特留份制度。第四部是论文的重心,主要论述了我国遗嘱自由原则的边界。遗嘱自由原则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不得违反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和善良风俗;胎儿的预留份制度和双无人员的必留份制度也是对遗嘱自由的限制;共同遗嘱制度逐步在我国得到认可,也成为遗嘱自由的限制制度。第五部分主要论述了对我国遗嘱自由原则限制性制度的完善建议。建立特留份制度;完善胎儿的预留份制度;完善我国的必留份制度和共同遗嘱制度;对遗嘱人处分财产也应采取相应的限制。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然而由于我国集约化养殖业发展时间较短,由此造成的养殖污染十分惊人。2010年2月公布的第一次中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协议)已于2004年1月1日实施,该协议极大地促进了两地的经济交流。但是,由于行政法学界对该协议的关注度不够高,导致各界对
十八大以来,党的作风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也应该看到,在正风肃纪、高压反腐的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还存在现实利益动摇理想信念,反腐高压态势消减
一、问题的提出“把幼儿园推向市场”主要是指改变幼儿园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模式,让幼儿园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幼儿园体制改革的一种形式。目前幼儿园体制
民事执行程序是为了实现当事人的实体权利而产生的,但是如果据以执行的生效法律文书是错误的,这种执行行为就构成对当事人权利的侵害,为了恢复当事人合法的权利状态,民事执行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院校的社会职责。针对我国部分大学生墨守成规、思想保守这一现状,采用"头脑风暴法"这一自由畅想式创新方法,激发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
众多老师坐在台下,观摩课正行云流水般地进行。坐在我身旁的一位学生一脸茫然,看得出他根本听不懂老师的讲解,时间一长,就开始躁动起来,影响到了周围的同学,这无疑给和谐的课堂气氛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逐渐提高,女同性恋这一现象也相对逐渐被大众所认知和接受。其中出现了一批女同性恋者首先抗争她们的性别认同,这是对二元性别性别角
刚接手新的班级,我就发现我们班有一个特别的孩子——姜宁,她的文章感情细腻、文采飞扬,但人特别内秀,别的同学下课后喜欢像小鸟一样唧唧喳喳地和我谈个不停,而她总是躲在别人身后
有人说:“家园如同一车两轮,只有同向运转,才能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的确,在幼儿园,搞好家园沟通,赢得家长支持是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和社会声誉的关键所在。我们幼儿园自建园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