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时间窗的复杂任务多机器人系统路径规划研究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k04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对智能制造相关技术的大力研发和投入以及“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智能制造的发展和进步已经逐渐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以移动机器人为代表的相关智能产品在工业自动化、智能工厂及配送等领域普遍可见。机器人的工作能力逐渐提高,实际执行的任务也逐渐变得繁杂,单个机器人已难以实现现实的任务目标,因此多机器人协作完成复杂任务逐渐成为趋势,甚至在很多场景下的复杂任务需要多个具有不同功能的机器人共同协作完成。实际的生产或配送任务往往具有时效性,多机器人系统完成复杂任务不仅需要规划机器人的无冲突最优轨迹,而且需要准时到达任务区域。为解决这类带时间窗的复杂任务多机器人系统路径规划问题,本文将复杂任务划分为专属任务、协同任务、公共任务,并从多机器人系统任务分配、路径规划、冲突避免及软件仿真四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了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多机器人轨迹规划方法。本文具体内容如下:(1)构建多机器人实际运行环境的方法研究:首先将多机器人系统已知的静态环境离散化,其次结合多机器人在相邻区域之间的移动特点,利用赋时着色Petri网的特点构建包含多类型机器人的系统模型,不仅能够清晰地表达环境信息而且适用于大多数环境。该方法不仅能满足复杂任务的时效性,而且为后续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2)带时间窗的复杂任务多机器人系统全局协同路径规划方法研究:针对环境信息确定的多机器人系统,提出了一种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从全局规划层面求解不同类型机器人的路径规划问题。结合赋时着色Petri网的结构特性,该方法将复杂任务转化为一系列的线性约束,能够合理地规划不同种类机器人完成复杂任务的距离最短路径。(3)带时间窗约束的复杂任务多机器人系统冲突消解策略研究:针对多个机器人在同一时刻同一区域可能发生的冲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启发式算法的冲突消解策略。通过对冲突路径进行时间调度实现冲突消解,若不存在可调度路径,则进一步求解新的路径;若新的路径仍然存在冲突,则重复上述迭代步骤,直到找到新的无冲突路径。最终,本文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不仅能够在满足系统复杂任务和时间窗约束的前提下规划出最优路径,而且能够有效地避免冲突的发生。(4)基于Anylogic软件的路径仿真对比: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利用虚拟仿真软件Anylogic对所得路径进行模拟仿真。通过对比冲突消解前后不同类型机器人到达任务点时间的理论计算数据和软件仿真数据之间的误差(0.06%和0.41%以内),不同类型机器人行驶路径长度的理论计算数据和软件仿真数据之间的误差(0.19%和0.41%以内),证明了所提的方法是可信的且计算上可行。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路径规划方法有助于多个不同种类机器人完成全局复杂任务,并且准时高效。当机器人之间发生冲突时,本文所提策略能够进行有效避免,有助于保证实际生产或配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其他文献
在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中国在涂料与涂层材料的生产和消费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传统涂料主要是通过隔绝基材与外界环境接触起保护作用,但忽略了细菌等微生物对涂层本身及基材的损害,如造成基材腐蚀等问题。这些损害会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不可逆的安全事故,所以对抗菌涂料的研发势不可挡。抗菌涂层可防止细菌等微生物对涂层自身及基材造成破坏。因此,它既要能防止细菌的粘附,也要有表面接触杀菌和释放抗菌剂的能力,从而达到抑制
学位
“碳中和”战略下,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是未来可再生清洁能源大规模贮存与化学转化的基石,特别是电催化分解水在其中发挥核心作用。相对于目前被广泛研究的晶态电催化剂,无定形材料拥有大量缺陷结构,能够暴露充足活性位点、内在孔隙利于物质迁移,为推进高效电催化水分解提供了全新机遇,但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3d金属无定形全水解电催化剂的定向制备及性质调控面临极大挑战。本论文充分利用金属有机框架的结构调控优
学位
得益于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与环境友好等优势,锂离子电池已经在电动汽车、便携式电子设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已经商业化且应用最为广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是碳质材料。但是碳质材料的容量较低,这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应用。因此,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整体性能同时使其应用更为广泛,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的成本更低、安全性更高、能量密度更高的负极材料。磷由于理论容量极高被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负极材料之一。
学位
生物反硝化过程是从污废水中去除氮污染物的主要途径,研究表明向反硝化过程中投加外源性氧化还原介体可以强化反硝化电子传递速率,从而提高生物脱氮效果。然而,外源性氧化还原介体成本高且易造成二次污染,本课题将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剥离作为内源性氧化还原介体,探究不同类型EPS的电化学特性,考察EPS添加与剥离对活性污泥反硝化脱氮性
学位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s)严重破坏大气环境,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催化燃烧法因具有去除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势成为消除VOCs的主要手段之一,而二氧化铈价格低廉且具有独特的储放氧功能和快速氧空位扩散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催化氧化VOCs燃烧反应。但其低温活性与贵金属还有较大差距。利用光热协同催化作用以及通过复合、表面修饰和形貌控制等措施有望实现CeO
学位
二硫化钼(MoS2)作为典型的二维层状化合物,具有0.62nm的较大层间距有利于钠离子扩散,理论比容量可达670 mAh g-1,因此具有巨大的储钠潜力。然而,块体MoS2的低本征电导率和钠离子嵌入/脱出过程中MoS2电极结构破坏致使倍率性能和长循环稳定性较差。改善该问题的主要策略是用碳材料支撑纳米化MoS2。相比于石墨和软碳,硬碳具有更加稳定的结构和更低的工作电位,更适合于用作钠离子电池导电基底
学位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需求的爆炸式增长,100G OTN已成为干线传输的主流,而DP-QPSK也因其高频谱效率和高CD、PMD容忍度成为100Gbps传输光信号的主要调制格式之一。对于DP-QPSK光信号的接收,在中长距离通信应用中一般采用数字相干检测的方式,但在短距离通信应用中,其实现成本和设计复杂度往往是难以接受的,同时随着智能通信的深入发展,当前的数字相干接收方案在灵活性和通用性上
学位
锂离子电池以其高转换效率和环保特性成为最受欢迎的储能系统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然而,锂资源短缺和价格上涨问题,不利于锂离子电池在大规模储能领域的进一步发展,需开发原材料资源丰富、成本价格低廉的新型储能系统来替代锂离子电池。作为锂盐类似物,钠离子电池O3型层状富镍氧化物电极材料具有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廉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有望成为下一代储能器件的替代者,但是其在循环过程中发
学位
激光诱导石墨烯(LIG)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丰富的内孔,以及极高的比表面积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其中基底材料以及工艺参数的不同使得所制备的LIG具有不同的使用性能。木质结构由于本身特性需要对其进行应力、温度、湿度等预见性的防护,而传统的测量手段具有成本高、难以回收、不可降解等缺点。因此,本文以松木为衬底,结合光纤激光器、真空泵等设备提出了制备激光诱导石墨烯的新工艺,研究了最优工艺参数,利用所制
学位
摩擦和磨损是导致机械故障和能源损耗的主要原因,严重的磨损已成为制约机械装备高效运行的主要障碍。向润滑体系中加入适量纳米润滑添加剂是改善摩擦磨损最有效手段之一。碳微球因其球形结构、优异的力学以及化学稳定性,已成为润滑油添加剂的首选碳材料。然而,强大的分子间作用力使得碳微球在基础油中容易团聚,在长期工作过程中易造成磨粒磨损,从而影响机械装备使用寿命。为满足日益苛刻的润滑要求,复合润滑添加剂的开发已成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