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与其就医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华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yanqingkui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描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耻感水平,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就医行为及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与就医行为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唐山市第五医院、开滦精神卫生中心接受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39例,以团体施测的方法,使用精神病患者病耻感评估表和就医情况问卷进行病耻感及其就医行为的研究与分析。结果研究对象精神疾病的病耻感的平均分为(42.91±14.73),多数研究对象认为自己受到了社会的歧视、偏见及社会隔离,说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病耻感。不同婚姻状况之间研究对象的社交因子呈显著性差异(P<0.05),未婚患者比已婚患者有较强烈的病耻感。不同文化程度之间研究对象的能力因子得分、病耻感总分显著性差异(P<0.05),初中及以下比高中/中专和大专以上得分明显高。不同研究对象经济收入之间能力因子得分、病耻感总分显著性差(P<0.05),每月经济收入<1000比>3000元得分明显高,不同病程之间调查者的能力因子得分、治疗因子与病耻感总分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病程11~20年相比<5年病耻感得分明显高(p<0.05),但患病时长>21年与<5年则无明显差异。多元逐步回归发现,文化程度进入病耻感的回归方程,可能是病耻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对象发病到首次精神科专科就医延误时间中位数是6个月,最大值为204个月,就医延误时间与社交因子、能力因子、治疗因子和病耻感呈显著正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发现,社交因子(or值:1.054,95%CI:1.002~1.109)可能是就医延误的影响因素。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病耻感与就医行为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越强其就医行为越可能延误。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丙丁酚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干预及抗氧化作用。资料与方法:我们于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型(NPDR)患者6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再将NPDR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饮食、运动指导+强化降糖治疗(磺脲类+双胍类;FPG﹤6.1mmol/L﹑HbA1c﹤6.5﹪﹑BP﹤130/80mmHg)+丙丁酚组,B组:饮食、运动指导+强化降糖治疗,C组:饮食、运动指导+非
目的:  探究ADAM33基因Q-1、T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新疆哈族、汉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易感性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对试验进行设计。  1.收集哈族C
目的:了解临床科室低年资护士压疮护理知信行现状,为护理管理人员提高临床低年资护士压疮防治相关知识,规范压疮防治相关知识培训机制打下基础。探讨临床低年资护士压疮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