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x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目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核心推动力和发动机。国家(地区)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同时还体现出国家(区域)的软实力(综合竞争力)。因此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近年来,作为全国科技、经济和教育大省,江苏省对未来的发展战略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性调整,将战略重点从过分地追求国内生产总值转移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区域经济竞争力上来。对于当前江苏省的发展来说,如何科学地评价江苏省科技创新能力,并且揭示江苏省科技创新内在相互作用的规律,找出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来解决当前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问题,这是推进江苏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道路,也是立足于“科技强省”来发展江苏经济、调整产业结构,从而获得全面发展的长远策略。本文先介绍国内外对科技创新系统的研究发展的基本情况,然后详细介绍了江苏省科技创新的现状,之后在明确了构建科技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所要遵循的特定具体原则的基础之上,综合设计出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评价体系,并且讨论了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再结合全国科技统计年鉴,拟从科技创新投入水平、创新科学环境、科技创新产出水平、高新科技产业化创新以及科学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五个层面,分别构建具备针对性的科技创新指标评价体系,并以相关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评价包括江苏省在内的31个省(市、区)相关的科技创新能力,由此开展横向对比,探讨江苏科技创新能力的优势和劣势;接着,以五个层面的因子得分作为新变量,构建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最终评价得出江苏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的排名。实证表明:在我国不同省(市、区)的科技创新能力测评当中,江苏居于前列,达到中上游水平,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并在这基础上,对江苏省目前科技创新发展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主要分析,提出了科技创新投入和江苏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偏低的技术市场成交额等问题,这些也是提升江苏省科技创新能力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从优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提高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投入、利用高新科技推动产业转型等方面入手,给出相应的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措施。
其他文献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机构投资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已逐渐发展成为资本市场上的主导力量。随着机构投资者规模的不断壮大,其参与公司治理方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由原来的“用脚投票”方式逐渐转变为积极主动参与公司治理方式。相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机构投资者在资金、专业、获取信息等方面优势明显,因此他们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公司治理,从而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给公司
对中国农业银行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的分析表明,其现行战略不具备与外在基础与内在素质的良好协调,银行的竞争力表现较弱,可持续成长面临挑战。实施战略变革,实现总体战略由粗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