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视角的江苏省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机制及满意度实证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sc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是全国最早先进入老龄化的省份之一,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作为传统的养老方式,仍然是目前老年人主要的养老方式。但随着老年人自身健康状况的恶化以及老年家庭结构“空巢化”趋势,家庭养老已逐渐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机构养老拥有较多的服务内容,但一方面大多老年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愿住进养老机构,另一方面因养老机构入住费用高、入住门槛高、可接受人数有限等原因,机构养老方式在整个养老过程中只能扮演辅助角色;居家养老作为在家庭和机构养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养老方式,逐渐被老年群体接受,为解决老年养老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方向。自2003年起,江苏省南京市和苏州市先后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此后,江苏省的其他各个地区也相继开始居家养老服务的试点工作,其中苏北地区的居家养老服务较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发展缓慢。目前,各个地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与机制有所不同,本研究将江苏省居家养老服务划分为“社会组织主办、政府扶持”模式和“政府主办、社会组织参与”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中政府和社会组织扮演的角色和功能各异,居家养老服务流程和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研究在对江苏省南京市、苏州市、南通市、盐城市四地984个城乡老年人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来研究当前江苏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情况。首先以居家养老服务的运行管理主体为依据,将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进行划分,并对典型地区实践进行介绍。其次通过实证,分析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以及不同经济发展地区、不同居家养老服务特征模式下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及其偏好差异。最后从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角度出发,研究当前居家养老服务状况、不同居家养老模式对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实证结果表明:当前老年人接受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较高,对居家养老服务有较大的需求。城镇老年人比农村老年人更愿意选择居家养老,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较高。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老年人,更愿意选择居家养老以外的养老服务方式。不同经济发展地区的老年人接受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存在较大差异:相较于苏南和苏北地区,苏中地区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服务的意愿更高。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条件、养老观念都是影响老年人接受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因素。各个地区的经济水平以及当地居家养老服务的宣传力度都影响着老年群体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选择和需求。(2)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的实证结果表明:在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家庭养老三种养老方式中,居家养老的满意度相对较低,机构养老满意度最高。农村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高于城镇老年人,健康状况较好的老年人的满意度高于健康状况较差的老年人。同时居家养老服务状况也是影响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的因素,其中上门服务及时性、专业化水平,服务人员态度是影响满意度的重要因素。(3)老年人对不同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意愿和满意度的实证结果表明:大多数老人更愿意选择“社会组织主办、政府扶持”模式,且老人选择何种模式居家养老服务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与子女关系、健康状况、经济状况、养老观念等。不同模式下的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以及影响因素也是不同的:模式对于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具有较大的影响,社会组织主办模式下的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较高。对于不同的居家养老模式,影响其满意度的因素也是不同的。在社会组织主办模式下,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老年人的满意度相对较高;在政府主办模式下,农村老年人满意度高于城镇老年人,健康状况越差的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满意度更高。不同模式下的居家养老服务状况都是影响其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服务越及时、专业化水平越高、服务人员态度越好、服务内容多样化程度越高时,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越高。基于以上研究,本研究的政策启示是,从需求的角度来讲,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选择必须因地制宜,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选择社会组织主办模式;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和社会组织发展较慢,可以优先选择发展政府主办模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主办模式应逐步过渡到社会组织主办模式上。在居家养老服务发展进程中,必须明确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功能定位,建立居家养老服务多元合作供给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才能更好的促进居家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提高养老生活水平。本文作为一项以探索性发现为主逻辑的研究,主要从需求理论、公共物品论以及福利多元主义视角切入到居家养老服务当中,发现现有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从现有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研究来看,没有提出统一模式划分依据,或只限于对典型地区的经验介绍,未有对不同典型案例结合需求和满意度视角进行比较分析。本研究在以面上调研和微观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以居家养老服务的运行管理主体为依据,将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划分为“社会组织主办、政府扶持”模式和“政府主办、社会组织参与”模式,并对不同模式下的典型地区实践进行介绍。另外,本研究以微观调研数据为基础,从服务意愿和满意度两个维度研究居家养老服务,由此得出的政策改进结论比宏观层面的研究结果更为客观、全面,为各个地区进一步选择和发展不同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骨代谢失去平衡,骨吸收的速度超过骨形成,造成骨量的降低和骨骼微观结构的退化,进一步引起骨骼机械强度的降低引发各处骨折的慢性疾病。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越来越严重的威胁着人类健康并占据大量社会资源。据统计,当前全世界有每30个人中有一个患骨质疏松症,其中绝经和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引发的骨质疏松症是老年妇女最主要的多发病之一。而临床有效的激素替代疗法却
薇拉·凯瑟(1873-1947)是美国杰出的小说家之一。近年来,随着文学理论多元化趋势的加强,凯瑟研究亦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其中,文化批评视角成为近十年来凯瑟研究的主流。凯瑟及其文学创作也因之被还原到她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中。于是,凯瑟与现代文化之间的互动便成为评论界关注的焦点。然而,无论凯瑟与现代文化之间的互动有多么密切,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凯瑟善于从不同的文学传统中汲取精华,进而开创自己的创
“行动”问题是阿伦特政治思想贯彻始终的主导性问题,亦可以说是其政治思想研究的核心线索。在政治层面上,无论从早期对极权主义要素和起源的分析还是到晚期对美国共和危机的思考,阿伦特都始终将“行动”作为克服政治危机和宪政危机的关键,而在哲学的层面上,无论从早期对“积极生活”的内部区分还是到晚期对“沉思生活”的阐释,阿伦特实际上都是力图通过其政治行动的“剧场”理论以克服传统政治哲学对“行动”概念的遮蔽。对于
寻找开发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半导体光电化学分解水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清洁的氢能源,是理想的太阳能转化和存储技术。半导体电极的太阳光吸收效率,光生电荷的分离效率和表面空穴注入效率是制约半导体光电极太阳能转换效率的主要因素。光生电荷的分离和空穴的注入主要发生在半导体电极的表面附近区域,即,半导体与溶液接触形成的固/液界面。研究电荷在固/液界面处的分离、传输和转移机制,对开
随着医学图像质量的提高,医学图像算法的改进,医疗大数据的兴起,尤其是深度学习算法在医疗AI领域的广泛使用,使得以往较为困难的计算机辅助医学图像处理得到前所未有的进步。基于深度学习的医学图像处理算法使得计算机辅助医学诊断在临床中成为可能。本文针对医学图像处理中的两个非常有挑战的应用:“肺癌病理细胞图像识别”和“前列腺CT图像分割”,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尝试用深度学习技术尤其是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来
学位
19世纪末,由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中国华北地区爆发了具有极强排外性质的义和团运动。作为世界霸主的“日不落帝国”英国,以此为借口大肆进行侵华活动。作为近代强行打开中国大门的始作俑者,鸦片战争后英国在华攫取了大量利益。到了 19世纪末期,英国因工业发展放缓,深陷布尔战争的泥潭,海军实力的相对衰落,在远东地区与其他列强的博弈中力不从心,进退维谷。义和团运动期间,西方列强从自身利益出发,纷纷向清政府施压要
标准模型中,半轻衰变与纯轻衰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研究。他们的衰变率正比于描述夸克味道本征态与弱相互作用本征态的混合矩阵元(CKM矩阵元)和描述初末态夸克之间强相互作用的衰变常数及形状因子的乘积。由于粲夸克的质量没有轻到可以使用微扰展开,也没有重到适用于重夸克理论,理论上对于粲介子衰变相关的衰变常数与形状因子计算一直精度不高。近年来计算资源的迅猛发展使得格点量子色动力学(LQCD)方法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本论文主要研究可压缩磁流体力学方程组的小马赫数极限问题和两相流模型的适定性问题.在第一章中,我们首先对本文所涉及到问题的物理背景和已知结果给出一个比较全面的综述;之后我们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定义以及相关的函数空间;最后给出我们的主要结果以及关于这些结果的评论.在论文的第一部分(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中,我们考虑可压缩磁流体力学方程组的小马赫数极限问题.从物理上看,不可压缩的磁流体力学方程组可以通过
由于空间规划和调控措施的缺失或者滞后,快速、无序的城市空间增长忽略了区域本身的环境承载能力,带来严重的城市病和环境问题。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正处在空前的快速增长期,城市建设用地盲目扩张的问题日趋严重,城市空间增长中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体功能区的理念为城市空间增长的综合性调控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但其区划方法尚不成熟,在分析单元、划分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较多争议,较缺乏从区域
光合作用是光合生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同时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后贮存在生物体内的过程,是地球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能量源泉。叶绿体作为光合作用的场所,对光合生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叶绿素作为叶绿体中含量最丰富的光合色素,在光合作用中负责吸收和传递光能。叶绿素等其他色素的合成缺陷会导致植物产生叶色变异。本文通过对实验室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体库进行筛选,获得了一株叶色黄化的突变体cbd1(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