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目前临床上治疗肩周炎的现状,进行野木瓜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研究。以野木瓜穴位注射配合针刺及单纯针刺治疗肩周炎分别作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通过对疼痛程度评分的比较以及肩关节活动度测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比较,以探索治疗肩周炎的高效方法并探讨其作用机理,从而为临床治疗肩周炎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验依据。[资料和方法]:资料:本临床研究共观察治疗9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肩周炎患者,均来源于2011年9月-2012年12月间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门诊部就诊患者。其中男性41例,女性49例;年龄最小者41岁,最大者69岁,年龄在41-69岁之间者,以45-55岁者居多;病程最短者30天,最长者1年。将90例患者按初次就诊先后顺序,用简单随机分类法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5人。其中野木瓜穴位注射配合针刺组(治疗组)45例,单纯针刺组(对照组)45例。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自动放弃1例,最后共完成治疗44例;对照组治疗过程中自行服用止痛药1例,视为排除病例;未完成2个疗程治疗者1例,视为脱落病例,最后共完成治疗43例。两组病例的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处理,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方法:两组均选取肩髃、肩前、肩贞、阳陵泉、中平、阿是穴直刺0.8-1.2寸,以得气为度,留针30分钟,治疗组拔针后进行穴位注射。对照组取针后不予其他处理。每日1次,6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再行第2个疗程,共2个疗程。经2个疗程治疗后,对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以及肩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进行比较,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治疗组治愈29例(66%),好转11例(25%),未愈4例(9%),总有效率40例(91%);对照组治愈13例(30%),好转20例(47%),未愈10例(23%),总有效率33例(77%),两组治疗前后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经统计学分析,两种方法均有效果,且组间比较临床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对于疼痛程度及其肩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2种治疗对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均有明显疗效,且治疗组对肩周炎的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研究结论]:肩周炎是临床的常见病之一,通过野木瓜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针刺和单纯针刺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两种方法均为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两种治疗方法对疾病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均有明显疗效;且治疗组对于疼痛程度及肩关节活动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野木瓜注射液具有疏筋通络,行气止痛的功效,野木瓜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