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教育教学信念是教师教育研究中的一个新兴的领域,而且它的形成是不断地发展演变的过程。当前,师范教育即作为师范生专业定向的重要阶段,也是师范生职业理想初步确立的时期,而且我国对教师的职前培养大部分是在师范院校。今日的师范生是未来教育的工作者,处于教师教育的职前教育时期——“准教师”阶段,他们的教育教学信念关系到我国未来教学的方式、行为及教学活动的开展,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关系到我国教育的未来发展。因此,关注师范生的教育教学信念,了解师范生教育教学信念形成的影响因素,无论对职前教师的教育教学信念正确定位还是对在职教师的教育教学信念的引导和转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以东北师范大学师范生为样本,旨在探讨东北师范大学师范生教育教学信念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达到研究目的,随机选取东北师范大学10个师范专业的部分师范生365人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以自编的《关于师范生教育教学信念的调查问卷》为工具进行调查研究。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等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最后归纳分析结果,提出结论与建议。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多种统计分析和处理,得出以下结论:1、总体上,师范生对于教师职业的信念较高,学生、课程、教师角色信念较低,更注重职业外在的利益,轻视职业内在的精神。师范生对于教师职业前景、教师地位信念较高;对于教师责任、教师知识、教师人格魅力信念较低。师范生更看重教师职业的经济地位,且大部分同学认为教师职业晋升机会较少。2、师范生认为家教经历、教育实习、父母的教育方式、大学学校的教育理念文化氛围、教学环境和教育见习居前五位,对教育教学信念形成有重要的影响,普遍认为自身性格,小学学校的教育理念文化氛围、教学环境对教育教学信念影响不大。表现在大的维度上,其重要程度为:重要事件(家教经历、教育见习经历、教育实习经历和大学阶段教育类课程的学习)、重要他人影响(父母、亲戚朋友、老师)、生活环境影响(学校环境及教育理念,社会媒介)、自身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