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掌握计算机相关技术已成为每个人适应现代社会的必修课。高职院校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重视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可是,面临21世纪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实施状况并不乐观,出现了“学到的知识用不上,实用的知识没有学”等问题。因此,如何提高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真正培养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是我们值得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如何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为中心思想,以笔者所在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在认识研读国内外学者对计算机教育的相关理论后,以建构主义、分层教学以及合作学习等理论为基础,运用定量研究方法,通过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咸宁职院2012级计算机类专业、文史类专业、理工类专业共计450名高职学生进行了全面调查。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来自不同区域的学生进行访谈,发现我院大多数学生学习计算机兴趣比较高,但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目的也不够明确,特别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盲目跟风,以考证考级为目的,忽视了与自己专业特点相关的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学习。笔者在咸宁职院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多年,近几年,该院在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方面中力度加大,虽已颇有成效,但是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修订、教材选取、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设备投入等方面仍有待提高。针对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普遍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要摆脱当前的发展困境,可以尝试以下发展对策: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设置以重实践、轻理论的课程结构;2、与时俱进,及时了解、更新、吸取最新内容;3、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及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4、与企业紧密联系,共同培养“双师素质”教师队伍;5、创造先进适用的校内、外实践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