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汽车工业和汽车消费市场也以惊人的速度、蓬勃的态势迅速成长。与此同时,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等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逆向物流和报废汽车回收的问题受到了企业界和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方面,欧美国家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从立法到报废汽车的处理流程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实践证明,报废汽车的回收处理行为不但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很重要的社会意义。一方面,回收的报废汽车中有很多可以再利用或再循环的资源,通过对这些资源的再生利用不但可以实现回收的经济效益,还可以缓解汽车行业面临的资源困境。另一方面,报废汽车中含有很多有害物质,如果不进行专业的处理,这些物质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报废汽车的合理回收和科学处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目前,我国报废汽车回收行业存在多杂散的问题,行业内部缺乏秩序,行业布局不合理,导致整个行业发展缓慢。然而,随着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报废汽车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报废汽车回收行业存在的问题将会进一步凸显出来。为了改善行业现状,促进我国报废汽车回收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针对该行业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然而,国内学者的研究大部分以定性研究为主,讨论行业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只有少数学者研究报废汽车回收的体系设计和网络设计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总结和分析,结合逆向物流网络和汽车逆向物流的基础理论,对我国报废汽车回收的逆向物流网络设计问题展开了研究。阐述了我国报废汽车回收行业的现状,以及报废汽车回收网络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定义,提出了一个多周期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利用Lingo软件对模型进行了求解,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最后,通过无能力约束的设备选址定位问题建立了逆向物流网络中回收中心的选址定位模型,通过模型可以确定网络中回收中心的数量、各回收中心处理的报废汽车量以及平均运输距离。在SITATION软件中对全国的数据进行模拟求解,得到的结果是,覆盖全国的报废汽车回收网络共有71个回收中心,并得到了各回收中心的处理数量和运输距离数据。这些数据结果可以为报废汽车回收企业的总量控制以及宏观调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报废汽车回收企业的选址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具体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