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行业之一,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动力之一,拉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它对增加社会经济财富、提高公民的生活居住条件、增加社会就业等具有重大的作用。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取得了显要的成就,但不可否认,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直接影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处于还将继续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需要进行大量道路、桥梁、水电医院等基础设施建设,还要解决城市及农村住房等问题以加快城市化进程,我国建筑企业还将需要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建设,因此,中国的建筑企业需要承担我国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责任。但同时与许多欧国家建筑业相比,我国建筑业整体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当前我国建筑业主要是依靠劳动力投入的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经济增长模式仍是粗放外延型,经济增长靠的不是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是规模的扩大,整体建筑技术工艺水平不高、技术创新能力偏低、劳动效能低、产品附加值不高;我国建筑市场现有的制度体系需要进一步建设、完善,许多地方存在市场秩序混乱、市场主体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等;我国建筑行业对资源、能源的消耗整体水平高,建筑垃圾严重污染自然、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的质量、项日管理水平、进度安排、施工安全需要进一步的改善。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影响了我国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也影响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国内外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已趋于成熟,但是对于建筑企业可持续能力方面的理论研究还不足,还没有建立系统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我国建筑业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认识不足或者认识上存存很大的误区。建筑企业能否延续生命周期、求得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同时注重对环境、资源的保护,负担起社会责任,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我们建筑企业摒弃旧的发展模式,减少能源消耗,使用新能源、新材料,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力、处理好建筑垃圾、保护维持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同时保障员工权益及利益相关者利益,实现社会责任的条件下,建筑企业本身能够生存和发展。即建筑企业追求自身规模、经济发展的同时,保障员工权益及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前提下,还要注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在保证满足建筑市场需求的前提下,不但要减小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也要降低对资源的需求,找寻一条自然、社会、企业共同和谐稳定发展的道路。因此,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