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钢复合型齿轮啮合温度场分析及实验验证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goos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得益于自身的低噪音、轻量化和自润滑性等优势,塑料齿轮近年来在实际应用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青睐。然而,由于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具有很强的温度依耐性,随着啮合接触过程产生的热流促使塑料轮齿温度不断增加,尤其是由于塑料自身的低导热能力而导致齿面接触区局部温度飙升,会导致轮齿承载能力严重不足和齿面的急剧磨损,甚至轮齿的局部融化。因此,准确地评估塑料齿轮的啮合温度对于推动塑料齿轮的进一步应用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基于Moldex 3D、Digimat和ABAQUS软件平台,建立了针对短纤维增强型部件的工艺-结构耦合有限元分析模型。该模型可以在考量注塑成型过程中产生的纤维取向、长度和浓度分布不均匀性的情况下,分析预测由尼龙齿圈、短纤维增强尼龙轮辐和金属轮毂内圈组成的多部件塑料齿轮啮合温度场。啮合温度场的模拟过程包含计算摩擦热流和迟滞损耗热流的热接触分析,以及模拟动态温度变化的热传导分析。其中,本文在热接触分析过程中采用了黏弹性材料模型来计算注塑部件特有的黏弹性力学响应,并在热传导分析中编写了Fortran子程序来耦合迟滞损耗生热效应。基于该模型,本文对多部件塑料齿轮在不同工况条件(不同的转速与转矩条件)下的啮合温度场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模拟方案中啮合热流的迭代分析频率对模型准确度的影响。最后,利用自研发齿轮台架和商用红外测温仪,通过实际啮合温度测试对特定工况下的啮合温度场模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耦合注塑成型过程中产生的纤维不均匀分布,可以提高对短纤维增强零件的力学响应预测的准确性。(2)倘若不考虑黏弹性迟滞损耗效应,会低估塑料齿轮的啮合温度。(3)通过合理安排啮合热流的迭代分析方案,可以在保证分析精度的同时,降低计算成本。(4)现有的在特定工况下获得的红外测温实验数据,与对应的有限元分析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模型的有效性获得了初步验证。
其他文献
目前主动健康眼科领域的应用研究相对空白,产品也没有形成其特点和明确主要的发展方向,本文在参考眼科图像类医疗器械和该领域内的创新产品及专利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Android平台的针对眼裂及眼周围的眼部图像的采集装置,包括硬件和上位机终端的软件,其作为主动健康产品可以应用在眼部健康的自我监控和管理上,也可为眼部疾病早期筛查和预警提供数据支持。对于此装置的实现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眼部图像采
CO2作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如何对其有效减排已成为世界各国急需解决的难题。而光催化还原CO2,既可以实现CO2减排,又可以将CO2转化成为碳氢燃料。但是目前阻碍光催化CO2技术发展的关键瓶颈在于其低转化率。而在光催化还原CO2过程中,反应物质的输运过程对反应速率的大小起到重要影响作用,因此如何强化物质输运对于提升CO2的转化效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光催化还原CO2过程中,不同反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这两大矛盾日益凸显。因此,有效提高传统燃油车的效率在当前阶段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能量流分析是有效降低整车能耗的先进手段。通过整车能量流测试及仿真分析,为整车动力系统匹配及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以某款传统SUV车型为研究对象。学习并整理了能量流相关的理论知识,分别从发动机进排气、摩擦及附件功耗、燃料燃烧、强制换热及传动效率等方面分析了整车能量耗散机制。依据能量
齿轮传动是机械工程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传动形式,齿轮传动系统的工作性能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系统的可靠性,而齿轮修形对于齿轮传动的啮合特性及齿轮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非常重要,研究齿轮修形对于齿轮传动可靠性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直/斜齿轮副为研究对象,考虑基体修正、非线性接触、有效弹性模量、变位和摩擦等影响因素建立啮合刚度求解模型,计算了标准齿轮副和考虑不同修形方式的齿轮副时变啮合刚度,并基于刚度计算模型
学位
目前汽车行业为实现轻量化设计,以塑代钢的塑料齿轮开始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及应用。但塑料齿轮在注塑成型中会存在收缩不均、分子取向及熔接线等工艺缺陷,使得塑料齿轮的成型质量难以控制,且这些工艺缺陷也会对塑料齿轮的寿命造成影响。本文便以汽车电子助力转向系统(EPS)中的塑料齿轮为研究对象,来展开对塑料齿轮注塑成型工艺缺陷的分析及疲劳寿命的预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Moldex3D对EPS塑料齿轮现有
21世纪将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而盾构机作为地下工程之重器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作为盾构机的重要部件,刀齿中的Co基WC刀刃与钢刀体的连接成为盾构机刀齿掘进能力的关键。国内盾构机多采用银基钎料感应钎焊接头,不但使成本高,同时由于在焊接过程中易出现漏液、孔洞等,其性能很难保证。本文针对Co基WC/40Cr钢进行真空钎焊,研究钎焊接头界面组织、硬度分布、剪切性能,探究钎料层结构对接头力学性能及变形行为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我国各个大城市都加大了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在地铁、综合管廊和地下商场等设施建设之前,均需探明城市地下空间的地质情况。浅层地震勘探法是城市地下空间探测技术之一,具有勘探精度高、效果好的特点。但是,浅层地震勘探法目前缺乏一种非炸药型、能量高、工作效率高和震源激发效果好的新型震源。本文研究设计的电磁冲击震源可以满足浅层地震勘探的需要。本文提出了基于磁阻型电
随着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建设,各类地下空间事故和灾害与其发展规模同步增长,一旦地下空间遭受灾害或者事故,如何安全、有效地疏散人群,已经成为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影响和减少人员伤亡的关键所在。地下建筑与地上建筑的疏散设计有着较大的差异,常规的地上建筑疏散手段在地下空间中可操作性不强,部分不同深度层级地下空间的工程实践案例采用阶段疏散的概念,运用亚安全区建立临时性疏散体系解决疏散难题。亚安全区作为临时性疏散路径
固体电解质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化学传感器,氢气、氧气的分离与提纯以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领域。但高温(>800°C)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电化学装置常因电极烧结,催化剂中毒和能量消耗大等问题而限制其应用。所以近年来中低温固体电解质材料受到更多的关注。最近Sacha Fop等人报道的Ba3Mo Nb O8.5,是一种阳离子缺陷的六方钙钛矿衍生物,在600°C时,其晶粒电导率为2.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