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民事法律地位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cti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处在高速增长期,但不可否认的是,世界各国的人工智能技术水平仍然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强人工智能时代是否到来仍是未知之数。世界各国需要对当前人工智能的民事法律地位予以明确,以便应对新出现的、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民事法律问题。国内外法学理论界关于民事法律地位的讨论皆以民事主体与民事客体二分法为基础,因此,对人工智能民事法律地位的讨论也应当以此为基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民事主体逐渐由多元化走向单一化,现代社会的民事主体主要为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民事主体以生理性要素、心理性要素、社会性要素为认定标准,法人民事主体以实体性基础、实益性基础、人格拟制技术为认定标准。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支持赋予人工智能民事主体地位的学说,如新主体说、权利主体说等。笔者通过将人工智能的特征、性能、发展现状等与当前民事主体的认定标准及其演进规律进行对比,同时,对主张赋予人工智能民事主体地位的各家学说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现阶段人工智能仍无法成为民事主体的结论。与民事主体的发展趋势相反,民事客体的范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扩大。支持赋予人工智能民事客体地位的学者也提出了大量学说,如工具说、电子奴隶说等。笔者通过对各家民事客体学说进行比较研究,将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民事客体的内涵、特征进行对比,对人工智能民事客体地位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借鉴虚拟财产与动物的民事法律地位,从而得出现阶段人工智能仍然应当归为民事客体的结论。但是,人工智能毕竟具有不同于民事客体中一般物的特殊性,因此,国内的民事法律规范应当紧随社会现实的发展,及时扩大物的范围,赋予大多数具有一定独立自主意识的人工智能“特殊物格”的民事客体地位,赋予极少数具有高度独立自主意识的人工智能“伦理物格”的民事客体地位。
其他文献
教育过程中的同伴效应是教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前沿热点问题。研究同伴效应对教育生产过程的影响,不仅可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而且有助于科学制定公共政策,促进社
常绿阔叶林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亚热带地区,为了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植物发育的生态学特征。本研究选取浙江天童和福建梅花山具代表性的常绿阔叶植物为研究对象,主要采取野外系统
中学数学解题中的“换元法”例析薛庆中学数学中有部分的题目如:①解方程:;②解方程:③解方程组:④分解因式:这些题目若用常规解法当然能解,但解起来毕竟很繁.若作一次理想的变换,结果
背景与目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首位死亡原因。尽管目前针对已知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脑卒中的发病率,但是仍然存在着极大的残余风险。
当今社会已进入人才经济社会,人才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人才环境,人才环境建设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焦点问题。各个地区都在讨论人才环境建设,究竟人才环境包括那些内容?各地区人才
根据海底地形与海面重力异常之间的响应函数关系,给出了海底地形起伏与海面垂直重力梯度异常之间的响应函数关系。据此,采用高斯型海山模型,进行了利用垂直重力梯度异常反演
自09年希腊出现财政危机以来,本以为不会扩散的风险在2010年扩散到了欧洲其他国家,自此危机升级成为整个欧元区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造成欧元贬值,欧洲许多国家经济衰退。这使
自二十世纪以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一些父母选择改善家庭条件或寻求更好的发展和经济收入,因此他们选择在外面工作,但由于一系列条件限制,他们只能让孩子在他人的监督和照料
"一带一路"现有的合作机制类型松散、职责重叠、主体单一,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推进造成诸多局限,也影响了合作效能的充分发挥。新区域主义是关于区域性国际合作的国际关系
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如果损害健康,就适得其反了。在日常运动中各种意外伤病总是难以避免的,了解一些医学与运动方面的知识,能分辨不同的运动伤病;具有熟练的救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