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研究区构造、沉积背景研究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乌尔逊凹陷南二段油气成藏的各种条件,即生、储、盖、圈和运聚条件。利用油气钻探和油气显示资料,对乌尔逊凹陷南二段油气藏类型和分布进行了总结,指出乌尔逊凹陷南二段油气藏类型主要有构造油气藏、岩性油气藏、构造一岩性油气藏3种。平面上,南二段油气藏主要分布在乌北苏仁诺尔构造带和乌南巴彦塔拉构造带,且苏仁诺尔构造带明显好于巴彦塔拉构造带。通过油气藏与各种成藏条件的叠合,全面、系统的研究了乌尔逊凹陷的油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顺素,指出盖源时空匹配关系、沉积环境、断层和圈闭是乌尔逊凹陷油气成藏与分布的主控因素。根据源岩生排烃史、盖层封闭性形成史、圈闭形成史、断裂活动史和伊利石测年技术,综合研究得到乌尔逊凹陷油气成藏的主要时期为伊敏组沉积末期—青元岗组沉积早期。在此基础上,根据油气藏类型总结出乌尔逊凹陷南二段油气成藏模式有①源内砂岩透镜体或裂缝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②油气沿断裂垂向运移于断块或断层遮挡圈闭成藏模式③油气沿砂体短距离侧向运移于构造—岩性圈闭油气藏模式。在综合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乌尔逊凹陷南二段的有利勘探区进行了预测,指出苏仁诺尔断裂构造带、黄旗庙断裂构造带南部为有利勘探区,铜钵庙构造带、乌东斜坡带、乌西断裂带、乌中构造带和巴彦塔拉构造带为较有利勘探区,南二段黄—-1、苏五-7、苏八-9圈闭是乌尔逊凹陷南二段油气下一步勘探的有利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