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运动员的媒体形象与再现——以伦敦奥运期间中国大陆报刊体育新闻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pgoalu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久以来,传统对于性别角色的期待与宰制导致运动被视为专属于男性,因此,女性若出现在被归属于男性的运动场域,则无形中会被期待与要求仍然要保持着女性的阴柔特质。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媒体”扮演着传递讯息的重要角色,当聚焦于“奥运”这样的重要国际运动赛事,对于形塑“女性运动员”女性形象的相关报道似乎总抱有高度关注,也是社会瞩目的话题。   本研究针对2012年伦敦奥运期间即2012年7月27日至2012年8月13日《广州日报》、《新民晚报》、《中国青年报》和《体坛周报》四家报业出刊的报纸文本为研究范围,结合量化的内容分析与质化的话语分析,检视在市场化经济下与媒体消费文化下以“国家”为单位的国际赛事中所呈现出的女性运动员媒介形象,并试图了解影响媒体新闻文本形塑女性运动员的因素。   内容分析发现,媒体建构奥运赛事中女性运动员形象有着鲜明的分水岭,一方面,女性运动员由于其出色的运动能力被赋予了担负起构建国族认同与民族精神的使命,成为赛场上的“花木兰”,其顽强坚韧的体育精神和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的表现也象征着其背后所代表着的国家的精神面貌;另一方面,当回归到赛场以外的情境中时,媒体便立刻被赋予了高度性别化的特征,呈现出传统女性的刻板印象。通过话语分析发现媒体以一种男性凝视女性的方式描述女性运动员,女性仍然被要求展现其阴柔的形象;主流社会价值观对于女性角色的冲击使得女性运动员的角色隐含了社会期望的观念,对于“家庭”、“婚姻”仍是推崇;透过性别刻板印象、社会期望、媒体形塑的交叉影响,运动场域中存在着男女运动项目的性别化印记。可以说,在作为以“国家”为单位的奥运赛场上,中国女性运动员的形象再现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单一的形象,而是一个交织在国族话语、性别话语与媒介商品化和消费主义多重语境下的一个具有多元意涵的符号文本。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水泥生产建设工程项目大多设计为多个钢筋混凝土筒仓.如生料均化库、原料调配库、熟料储存库、水泥储存库等.这些简体结构直径一般为12~22m,简高为20~50m,库顶一般为钢筋混凝土
高层建筑中,框剪结构的填充墙大多采用陶粒空心砌块或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这些材料与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不同,再加上砌筑砂浆干燥收缩引起的较大应力,导致两种不同材料交
本研究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之上对微博互动进行了定义,指出企业的微博互动是指企业作为“自然人化”的网络用户,通过手机、PC等实体介质中下载安装的各种客户端软件,以微博平台作为交互场所和传播中介,借助于符号、声像及意义的传输,进行用户与微博平台的信息交互以及用户之间的信息发送、反馈和人际交往。文章将微博互动的构成维度划分为工具性互动和表意性互动,同时对品牌态度的构成维度进行了分析和界定,将其划分为认知性因
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传播现象的多元化、新老媒体的融合以及网络信息内容主导者的变迁等,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虚拟的网络社会,存在着各异的拟人化角色,其中SNS社交网
由于地基不均匀下沉和温度变化的影响,以及墙体局部受压承载力不足等原因,常使砖墙产生一些不同性质的裂缝.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或温度变化引起的一般性裂缝(除严重开裂以外)
项目位于蛇口中心区域公园路和工业八路的交接处,地块成L形.南边为风华大剧院和蛇口体育场,东南角为四海公园,是蛇口最成熟、最中心的区域.rn充分利用本地块良好的大环境,针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