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口腔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高居所有肿瘤的第六位。而目前其治疗手段仍然是传统的即手术治疗为主放化疗为辅的综合序列治疗,5年生存率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口腔癌早期发现诊断并及时干预,仍是降低其死亡率的最积极有效的唯一方法。近年来,随着光声诊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一种无创的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方法已逐渐应用于皮肤病灶的诊断,明显提高了皮肤癌的早期诊断率,但是对于口腔黏膜的应用仅有零星报道。本课题研究设计将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用于口腔黏膜癌前病损的诊断研究,以期总结出口腔癌前病损的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的图像学特点和规律,为今后该设备在口腔癌前病损的诊断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基础。方法:1.随机选取病理确诊为口腔黏膜扁平苔藓,口腔白斑伴上皮不典型增生等,口腔黏膜黑斑,口腔黏膜色素痣,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患者;2.回顾性观察病变组织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下的图像;3.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经常规HE染色切片的病变组织;4.分析对比病变组织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下与光镜下的图像学形态结构、特点与差异性。结果:在不同的病变组织中,能发现与病理相对应的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下的图像学改变。口腔扁平苔藓病例中可见固有层乳头环消失,噬黑色素细胞和炎性细胞浸润;口腔黏膜黑斑和色素痣分别可见基底层及固有层乳头周围有黑色素颗粒和细胞巢;恶性黑色素瘤则可见大量梭形黑色素细胞不规则聚集浸润;口腔白斑病伴不典型增生者可见不同的相应改变。结论: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作为一种实时活体成像装置,可有效观察到口腔黏膜的组织学变化,是一种良好的口腔黏膜癌前病损的辅助诊断方法,可在临床进行推广。但目前的探头较大仅适用于口腔前部分可暴露的组织,研制小型探头是未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