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改革后我国税务稽查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S省J市为例

来源 :山东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wenping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税务稽查作为税收管理的重要一环,是以风险导向为主的现代化新型征管模式下的最后防地,在税收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依法治税、从严治税,强化税务稽查,对于打击涉税违法犯罪、维护税法权威、保障国家税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当前的税务稽查管理体制,经过二十年的日臻完善,综合效能已至一定高度,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税制改革逐渐深入,税务稽查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压力与挑战。为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形势,2018年,全国税务系统征管体制改革,自省级税务局向下国、地税合为一家。税务稽查为提升工作站位,在国家税务总局的领导下,各省市税务局统一探索建立跨区域稽查机构,改革属地稽查模式,提升管理层级,加强稽查的独立性,避免执法干扰。跨区域稽查局的探索是一次全新的改革,也是必然的改革。只有顺应新时代的要求,作出变革,才能开创税务稽查的新局面,实践也向我们证明了改革的优势与成效。当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当关注到我国税务稽查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下一步应着重研讨如何改进以推动税务稽查质效的提升。本文将相关教材与学术界的理论成果作为基础,以工作实践为借鉴,对税务稽查的相关基础概念作出了界定,阐明了税务稽查的内涵、税务稽查的工作方法与程序、税务稽查模式、税务稽查管理的含义。以税收遵从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博弈论、激励理论等为依据,结合税务稽查的现实课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基于理论研究,本文在整理我国税务稽查历史脉络的过程中,分析了国内税务稽查的发展历程,同时结合当下改革背景,用S省J市改革前后的案例对比分析改革的成效与现存问题,从实践的角度探索我国税务稽查的前景与趋向。通过案例及调查研究,本文对我国税务稽查目前的问题做了汇总分析,针对执法中依据难寻、工作不协调理顺、稽查专业化人才紧缺、稽查现代化装备短缺等问题,深入探究了其中的原因。而在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税务稽查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税务稽查选案的科学高效及对稽查人员素质的高度重视;税务管理模式的独立设置及税务稽查被赋予的“税警”职能;完备先进的“互联网+税务稽查”的实践应用等许多成熟有益的经验做法,这些对于我国税务稽查工作都起到了一定的启示借鉴作用。本文在对机构改革后我国税务稽查的问题研究中,借助实践经验及国内外学者的理论研究为指引,同时借鉴国际先进稽查经验,提出了完备税务稽查体制机制、强化税务稽查执法刚性、推进信息化建设等对于税务稽查质效提升及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应当加快税务稽查法制化建设进程,从税务稽查的组织架构及内部管理等方面入手,推动税务稽查的现代化发展。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图像在现代已经成为一种普遍使用的媒介。本文以米歇尔·福柯和罗兰·巴尔特的图像理论为切入点,梳理二者图像观念背后蕴含的美学思考以及伦理学维度,并阐释二者在写作策略上的共通点和差异性。第一章主要从罗兰·巴尔特的符号学理论和文本理论出发分析巴尔特图像观念中的“神话修辞术”、“STUDIUM”和“PUNCTUM”。“神话修辞术”从符号的二层性解释了图像如何成为意识形态传递的工具;“STUDIUM”和“PU
无锡和上海古代同属江苏,地域相接、经济相连、文化相通。上海率先发展得益于率先开放,"海派文化"的特质是开放文化。数万无锡人参与了前近代上海的建设,把资本积累和开放意识带回无锡,上海对近代无锡的发展和吴文化的进化有重大影响。清末民初在上海成功的实业家,除了极少数几位"由官入商"者,包括荣
会议
纵观艺术史进程,关于心理记忆的研究一直有所欠缺。在表面上对它的讨论并不欠缺,比如文化记忆中的代际创伤在大屠杀记忆艺术史和殖民史中已经被深度讨论。甚至超现实主义者也探索了心理潜意识和记忆的领域。但是艺术中值得借鉴的关于心理记忆的研究分析却不多。幸运的是,当代艺术模糊了何者构成艺术的界限,让不同的领域,例如心理学,在艺术实践中变得统一。在本论文中,我将通过融合两种记忆机制——记忆的场所和绘画的效果,来
作为一篇案例分析型论文,本文选题案例系发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破产重整案的衍生诉讼。案中作为债权人的中国卖方因其将货款债权列为行政费用的申请被拒而将作为债务人的美国买方诉至法院。该案中中国卖方认为应当适用美国国内法作为解释本案争议法律术语的准据法,而美国买方则认为应当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据此,双方围绕《公约》的适用以及如何运用《公约》解释争议法律术语产生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趋严重,以传统大家庭为主体的社会结构模式正在逐渐解体,核心小家庭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结构的主要方式。生活在农村的高龄老年人在遭遇丧偶的突发事件后,受农村环境及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很容易引发自身的非理性信念。在这种非理性信念的支配下,丧偶老人易于产生精神慰藉方面的问题。本文以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作为社会工作个案研究的主要介入方法,并以穆光宗教授对精神慰藉定义的三个维度
非婚同居是指无配偶的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而持续稳定公开共同生活的事实状态。非婚同居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长期存在于婚姻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司法解释从“承认-限制承认-不承认-有条件补办有效主义”四次截然不同的态度变化,目前立法对非婚同居关系并无相关规定,司法解释对于非婚同居的法律效力也含糊不清,司法实践中非婚同居关系产生的财产纠纷因缺乏法律规制而层出不穷。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同居关系的稳定性和同居关系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