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学校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教师流动是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资结构优化的重要问题。由于曲靖的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在云南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故曲靖的教师流动问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云南省的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本文以曲靖市中小学教师流动的现状为切入点,就“曲靖市中小学教师流动问题”展开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通过对流动教师和未流动教师的分类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依据调查统计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反思,为构建云南省中小学教师合理流动机制提供借鉴和参考。云南省的中小学分布广泛,教师队伍庞大,教师流动存在人为因素多、管理机制和制度不健全、流动的随意性大、学校之间的协调差,矛盾突出等问题严重。通过研究,教师流动主要沿着以下路线进行:农村乡镇学校→县城学校→市直学校;公立学校→私立学校;普通中小学→重点中小学;学校→其他单位。解决夫妻两地分居、孩子上学问题、改善教师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寻求个人才智发挥平台、提高待遇等是教师流动的主观原因。历史形成的“城乡二元”格局、高校扩招、高中阶段招生规模的持续增长、中考科目的新增、教师社会和经济地位的虚空以及教师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是教师主动流动的主要原因。教师有必要流动,流动的利大于弊。规范的教师流动可以从根本上根本教师的工作、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优化教师结构,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满足一些新建学校师资要求,丰富学校的教师文化;增加流动教师的个人收益。但不合理的教师流动则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破坏教育公平、拉大城乡、普通与重点学校之间的不均衡差距、降低学校声誉,使原本薄弱的学校学生严重流失,还会使流动教师遭受不必要的损失,破坏公平竞争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