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以来台湾地区饮食文化变迁述析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q_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是中国第一大岛,与大陆渊源深厚,但是十九世纪末以来的一百多年时间里接连遭受了日本的殖民统治和国民党政府的戒严管制,随政权更迭而先后来到台湾的日本殖民者和大陆各省的移民,对台湾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饮食文化作为人们社会生活最根本的方面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改变,并影响至今。二十世纪之前的台湾饮食文化主要受来自福建漳州、泉州为代表的大陆移民的影响,带有浓厚的闽南风味色彩,奠定了台湾人日常饮食文化的基调。1895年日本侵占台湾之后,大量日本人涌入台湾,带来了许多日式料理,改良了台湾的稻米品种,丰富了台湾的主副食品种。日据时期,台湾外食风气渐开,餐馆数量增加,并出现了日式料理屋和西餐厅,同时为了改善台湾的卫生条件,日本殖民者颁布一系列敕令规范了台湾的餐馆经营和食品市场;1945年二战结束,国民政府从日本殖民者手中接收回台湾,不久因内战溃败而退守台湾,为了稳定统治秩序,在台湾开始了长达38年的戒严统治时期。这期间台湾人的饮食生活经历了从米食到面食的转变,开始大规模地食用面类食品。上百万外省人的涌入也给台湾带来了大陆各地的风味饮食;1987年,戒严令解除,台湾逐渐走向民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台湾的小吃在夜市经济的推动下大放异彩,成为新时期台湾饮食文化发展的代表,开放的台湾市场也成为各国饮食文化竞相展现的舞台。可以说,这一百多年是台湾饮食文化大变迁、大融合、大发展的最重要时期,而作为台湾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台北,正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通过对这三个阶段台湾饮食文化变迁的分析,本文还对其背后所蕴含的饮食文化与政治权力和社会认同之间的互动关系做了进一步分析。从日据时期和光复之初分别由日本殖民者和国民党政府实行的食物配给政策可以看出政治权力对民众的支配和控制,而从国民党政府去台之后的“国宴”变迁历史则能感觉到政治体制的变化和普通大众饮食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后,本文还以日据时期的日化教育和眷村菜中的历史记忆为例,来阐述饮食文化对社会认同的重要意义。综上所述,本文试图通过对台北饮食文化发展脉络的考察来反映出二十世纪以来台湾饮食文化的变迁,并以此为基础阐述笔者对饮食文化与政治权力和社会认同之间关系的理解,这或许能为我们考察台湾的历史变迁提供一个新角度。
其他文献
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文化霸权主义严峻挑战的发展中的当代中国,文化安全问题日渐凸显,维护和保障文化安全,增强文化安全意识,进而形成理性的文化自觉,文化安全教育不可或缺。
豆豉韭香河虾原料:小河虾300克韭菜节200克红椒丝、老干妈豆豉、精盐、味精、脆炸粉、色拉油各适量制法:1.小河虾洗净控干水分,然后拍上脆炸粉,待放入七成热的油锅里炸至酥脆时
目的探析骨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方法对从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过的骨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在骨科护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
以前我们按传统方法涨发辽参时,会先用清水将辽参浸泡一晚,再捞入锅中注清水上火烧沸,熄火后加盖焖6~7小时,取出来后用冷水冲约1小时,然后换清水烧沸了加盖再焖,如此地反复处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空间组织模式,是一种类似于生物有机体的自组织复杂适应性系统。它不仅主导了当今世界的经济地图,而且成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引擎。著名的产业集群地区如
为生产出适合蒙内铁路项目混凝土所需的添加剂火山灰,采用不同的火山灰加工工艺,选出最佳的火山研磨设备。以肯尼亚Simba火山渣作为天然火山灰原料,利用球磨和立式磨2种工艺
国人口中向有“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说法,宁波位于东海之滨。那么当地的饮食也就离不得海鲜了。
在成都天毓会馆,我们品尝到了一些在国内少见的顶级食材,用料之奇,售价之高,令人叹为观止。如果您也遇见过某种特殊的食材,那不妨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发送邮件至scprwsw@163.
心理学研究表明,非智力因素是智力活动的推动者或调节者。在智慧活动中,任何智慧活动的产生,必须由非智力因素来激活或启动,并且对智慧活动具有定向、引导和维持作用。要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