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短片创作与市场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tfgtweg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短片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是新电影工作者的垫脚石。它是一种更多元化的艺术类型,通常比长片更具实验性。实验性包括两个层面,题材内容上的实验和电影语言上的实验。此外,短片还具有以下特征:易取得性;训练与选拔电影工作者的载体;导演风格的“名片”式体现;民间化与精英化并存;长片的微缩版预演;功能性(广告短片)。 短片在西方观众和电影人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奥斯卡奖、戛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等国际电影节都设有短片单元。自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短片电影节“奥伯豪森国际短片电影节(InternationalOberhausenShortFilmFestival)”1955年诞生以来,今天专门的短片电影节已多得不计其数。不少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有专门资助短片创作的基金,业界有专门收购短片的发行公司,观众能够在家里看到专门播放短片的电视栏目、电视频道,比如HBO台设有短片栏目,英国CHANNEL4每天都有播放短片的时段。在欧美百分之百的导演曾经拍过短片作品,有一些以短片而享有盛誉的导演,比如美国的StanBrakhage。 相比之下我国的情形有些令人沮丧,短片在中国似乎是一片尚未被认识、开发的荒地。我们向来没有短片电影节,综合电影节的大门也不向短片敞开,电视台没有专门放映短片的栏目,观众没有观看短片的习惯,电影从业人员也不重视短片创作,短片主要来自于专业院校的学生创作,停留在“学生作业”的概念上。至于学术界对短片所作的研究,目前几乎是空白。造成中国短片现状的原因一言难尽。创作不力,渠道匮乏,传媒失职,这些都是表象,追根溯源是视听习惯、审美经验的问题。而且,中国多年来的电影生产机制是不利于个人化的短片创作的,短片在内容和手法上的实验性也是我国的意识形态所不容纳的。 短片研究应当是影视学术界不可回避的一个领域,对短片现象的来龙去脉、短片的艺术特色和市场特点加以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甚至对整个电影工业的完善将大有裨益,但这一课题在国内尚无人问津。本文将沿时间、空间两个向度,对短片现象进行考察、分析——纵向上,解释短片的起源和发展,阐明短片所处的艺术谱系,探讨其美学风格;横向上,将西方和中国的短片艺术创作、市场现状进行比较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以大学生电影节的录像短片大赛和电影学院的国际学生影展为案例,为国内短片创作和交流活动的良性发展提供建议。总之,本文力求做到资料详实、涵盖现象,旨在从艺术创作和市场活动两个角度切入,一方面介绍国际上短片的现状,一方面希望对中国短片的创作和市场培植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人们对环境的关怀,将陶艺引入环境空间,从而引发了对环境艺术中的陶艺的研究。本文采用比较法、实例法等分析手法,对陶艺在环境艺术中的运用进行系统的论述。论文分为四个部分:
期刊
创伤记忆作为人类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其影响一直广受关注。而当创伤记忆进入电影领域中,围绕这一叙事主题,便产生了一批创伤记忆电影,由此表现为一种电影现象。本文关注了这种电
期刊
本文从音乐心理学,音乐生理学,音乐音响学等多个视角,分析了歌唱听觉的特征、类型,以及在歌唱活动中出现的听觉感知的矛盾与统一。同时指出,在声乐艺术实践中,要重视歌唱听觉
采用绝对体积法,在水胶比为0.31~0.34,体积砂率为50%左右的条件下,掺加不同比例的矿物掺合料和占胶凝材料用量1.5%的复合高效减水剂,成功配制出拌和物工作性好、质量均匀、强
本论文主要探讨手工生产陶艺方式在现代生活中的存在价值。通过对生活与陶艺发展关系的分析,说明生活决定陶艺发展,生活因陶艺而改变,手工陶艺价值因生活改变而改变,手工陶艺价值
期刊
借助全国摄影爱好者的镜头,展现向应——中国北方最美乡村独具魅力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扩大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向应旅游大发展,由金州新区党工委宣传部、金州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