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EG-2到H.264快速转码的研究和实现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yeryoneche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视频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然而,各种设备和网络接口的非兼容性却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视频转码技术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H.264/AVC低码率下的高质量优势和网络良好的适应性使得其具有无比广阔的前景,而当前的主要视频格式为MPEG-2,于是,MPEO-2到H.264的转码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尽量保证视频质量和压缩效率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转码速度。以此目的为前提,本文在比较了两个标准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转码结构,采用了一种混合转码结构。对于帧内预测帧,采用变换域转码的形式,在DCT域进行模式决策,利用DCT系数,直接判决帧内编码分块的大小,根据编码模式的使用频率,抛弃了不常用的编码模式,并采用了8×8DCT系数直接转换为4×4系数的算法降低运算复杂度。相比于级联结构,能够降低帧内55%的编码复杂度。对于帧间模式,采用像素域的转码结构,充分利用了原有信息去降低编码复杂度。计算宏块残差能量大小,去判别是否需要采取16×16以外的其他分割模式,利用宏块残差系数,计算宏块活动性开关函数,判别采用何种分块方式,并利用周围分块运动矢量,采用加权平均的方式,计算当前分块的运动矢量,以此运动矢量为预测矢量,然后进行运动矢量精细化。本文还讨论了MPEG-2中的场运动矢量向H.264帧运动矢量映射的修正方式。   为了进一步加快转码速度,对8点IDCT采用Loeffler算法,并利用SSE2代码优化的方式优化系统。将本文转码算法采用C代码和内联汇编SSE2指令的形式实现,把最耗费运算量的部分,图像插值、运动搜索、DCT,IDCT等采用SSE2指令实现,能达到实时转码的要求。
其他文献
随着嵌入式系统在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操作系统移植成为嵌入式领域新的热点研究方向。Linux凭借其功能强大、免费以及开发资源丰富等优势迅速占据了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主导地位
无线电在空间传播会遇到多径效应。多径会使传送的数据产生码间串扰或符号间干扰,带来信道的频率选择性衰落,从而降低了通信的质量。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可以使用多种技术,但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多媒体通信在各行各业中都有普遍的应用。自从H.264标准发布以来,由于其高效的压缩性能、良好的网络亲和性以及完善的编解码算法,逐渐成为通信领域研究的热
由于现代动力设备日趋大型化、自动化、复杂化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化,人们对它的故障诊断准确性和快速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齿轮传动是动力设备中最常见的传动方式之一,对其传动系统进行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具有重大的意义,不仅可缩短维修时间、降低维修成本,还可以提高诊断速度。本文围绕小波变换在齿轮箱故障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理论研究和试验分析,将采用小波变换进行时频分析的方法应用于动力设备故障诊断做了系统的分析。
无线频谱资源的紧缺限制了无线通信服务的持续发展,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s,CR)技术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新方法。无线用户利用该技术可以智能地感知周围环境,检测可
TD-SCDMA综合了TDD和CDMA的技术优势,采用了很多先进的关键技术如智能天线、联合检测等,而这些关键技术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道估计的精确性。研究TD-SCDMA系统中的上
无线通信由于其成本低廉,接入便捷,适应性强等优点,日益成为现代通信中的研究重点。物理层网络编码(Physical-Layer Network Coding, PNC)的提出,给无线通信应用中成倍提高网络吞吐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种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在阅读器和标签之间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传输,以达到目标识别和数据交换目的的技术。由于其具
基于定向天线的无线自组织网络具有空分复用度高、网络总吞吐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近年来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链路可用带宽是指在不影响网络现有业务服务质量(Q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