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从产生到现在,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探索和钻研。正是在这种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索中,人类才能不断加深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认识。粒子物理始终站在人类探索物质世界规律的最前沿。当今的粒子物理学朝着极小尺度和极高能量的两个方向发展。在二十世纪建立起来的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成功地解释了和预言了很多的实验现象。到现在为止,对撞机实验上并没有发现明显的和标准模型矛盾的物理现象。
但是标准模型本身还不是完美的。标准模型中解释基本粒子的质量起源的机制(希格斯机制)迄今为止还没有得到证实。同时希格斯机制预言有一种自旋为零的玻色子存在—希格斯粒子。如果实验上能发现希格斯粒子,那就证实了希格斯机制,也就使标准模型成为一个相对完美的理论。为了寻找希格斯粒子,世界上相继建立了几个高能对撞机。它们分别是在欧洲核子中心建立的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LargeElectronPositroncollider,LEP,1989-2000),在美国费米实验室建立的Tevatron(1983-2011)和在欧洲核子中心建立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HardonCollider,LHC)。本论文就是基于LHC的对撞数据。
本文详细描述了通过双W全轻子衰变道寻找标准模型希格斯玻色子的分析。分析使用的数据是由ATLAS探测器收集到的质心能为7TeV的对撞数据。数据对应的积分亮度是4.7fb-1。区分信号和本底的变量是WW系统的横质量。观测数据没有显著地超出标准模型的预期。在95%的置信度下,标准模型的希格斯质量从133GeV到258GeV的区间被排除。期待的排除区间是127GeV到233G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