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地区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钒元素来源解析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phpz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业活动会对矿山周边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土壤是农业生产活动所必需的,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介质,矿石的开采冶炼会对土壤造成直接影响,可能导致严重的重金属污染。攀枝花地区半个世纪以来的矿山开采活动,为当地人民带来了丰富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矿区周围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273124),在对攀枝花地区重金属污染现状做出评价的基础上,使用连续形态提取法评估V元素的生物可利用性。同时利用V同位素和V元素的形态占比示踪钒污染的来源。本文首创性地将V同位素应用到环境地球化学领域并使用元素赋存形态进行污染示踪研究。最终对攀枝花地区土壤钒元素污染现状及污染来源作出调查和评估,得出了以下认识和结论:(1)本文通过对攀枝花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测定,采用重金属污染评价法对攀枝花地区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攀枝花地区在一定程度上遭受重金属污染,其中As、Cd、Cr、Ti、V元素含量和污染程度较高,(2)兰尖矿地区Cu、Cd元素的污染情况稍高;河门口区域土壤中的Cd元素遭受到了极为严重的污染,As、Pb元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污染;钒厂区域V、Ti元素有着高浓度的富集;宝鼎煤矿区域土壤中Cd、Cr元素遭到中等程度的污染;攀钢地区的污染情况最为复杂,各元素都遭受到了污染,污染情况在各区中最为严重。(3)采用BCR法研究了攀枝花土壤中重金属的赋存状态,结果表明,其生物可利用性由低到高依次为Ti<Cr<Cu<As<Zn<V<Pb。最不稳定的Pb元素可提取态的平均比例为32.7%。(4)EDX分析表明,土壤主要由球状和不规则的矿物集合体组成,其主要化学成分为O,Si,Al,Fe,因此其矿物成分因主要为硅酸盐矿物。(5)测定了土壤和一些端元组分中的钒同位素比率,并将其用于示踪土壤的污染。其结果表明,土壤中δ51V(‰)的范围为-0.620-0.737。端元组分组成范围为-0.518-0.941。进一步分析得出铁矿形成过程会产生V同位素分馏,50V会优先富集在矿石中。V同位素在煤和高炉矿渣燃烧过程中也将产生强烈的分馏,使得飞灰中富集较轻的钒同位素。(6)利用土壤和端元组分的V同位素组成特征进行污染示踪。分析得出攀钢地区表层土壤中钒污染的主要人为源应是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飞灰,且飞灰中粉煤灰的影响大于高炉渣除尘灰。对来源进行贡献率计算结果显示,自然来源贡献率51.20%,燃煤燃烧产物粉煤灰的贡献率为46.92%,除尘灰的贡献率为1.88%。(7)在攀钢地区评估了土壤中钒的风险程度,攀钢地区中的V元素可提取态占比较高。其剖面中的可提取态占比随着深度的加深而增大,表明造成土壤污染的端元组分的可提取态占比要低于原生土壤。利用钒元素的可提取态占比尝试性地进行污染示踪研究,结果表明其污染源以燃煤飞灰为主。这一结论也与同位素结论一致。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护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健康教育规范化的对策。方法 对广东省18所医院的227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和座谈,了解临床护士在实施护理健康教育中自身的教育能力以及
本文主要研究供热规划阶段回收热电厂冷源损失用于区域供热的关键技术。随着城市规模的迅猛扩张,供热造成的环境与经济承载能力问题日益严重,热电联产是公认的能源转换效率最高
本文是一篇以贵阳街头的“背篼”群体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本文从人类学、民族学的角度出发,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以“文化适应”为主要切入点,来讨论贵阳“背篼”群体城市文化
结构用集成材和单板层积材是制备现代木建筑承载木构件的主要材料。层板是集成材的构成单元,通常由实木板材加工而成,为了满足结构用集成材承载能力的需要,要求层板尤其是最外层
在当前竞争日趋激烈的知识经济社会,影响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人力资源,从根本上来看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占据优势,高效率的
我国是一个煤炭资源丰富,油气资源短缺的国家。近年来,随着IGCC发电、燃料电池、合成天然气、合成氨、合成甲醇、制氢、煤炼油、冶金等工业的发展,煤炭资源的利用以及煤气化技术
现有研究发现,利用交流等离子体微弧氧化处理方法,可在120秒处理时间以内,使AZ91D镁合金表面形成厚度在35μm以上的厚层,但该厚层存在较为严重的沙化现象即保护层变疏松、起
本文针对微电子组装中常见的BGA封装形式,对比采用三种不同焊料(锡铅共晶焊料、锡铅共晶焊膏和Sn3Ag0.5Cu焊球混装焊料、以及Sn3Ag0.5Cu无铅焊料)焊接得到的BGA互连点,经过不
专业出版机构开展大数据建设有着较好的数据规模、数据质量、数据类型等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数字出版由数字化、碎片化发展阶段步入数据化、智能化发展阶段的必经之路,对内
电力是衡量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合理的电网规划能获得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目前城市电网存在电力负荷频繁波动、网架结构脆弱、供电不稳定、线路损耗高、电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