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油脂中羰基化合物的分布研究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winner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虽然它们对身体有很多的益处,如降低胆固醇,但是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双键,因此极易受到氧的攻击。由于涉及的氧化机制和氧化程度的不同,各氧化阶段会形成不同的化合物,而且可能产生不希望的感官和生物效应。因此,评估食用植物油的脂质氧化状态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本实验选用大豆油和棕榈油作为样本,主要检测10种目标羰基化合物,包括7种单羰基化合物(己醛、壬醛、反式-2-己烯醛、反式-2-壬烯醛、反式-2-癸烯醛、反式,反式-2,4-癸二烯醛、反式-2-十一碳烯醛)和3种二羰基化合物(乙二醛、甲基乙二醛和 2,3-丁二酮)。在 100、120、140、160、180、200℃C条件下分别加热 1、3、5 h,模拟脂质快速热氧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汕脂中的羰基化合物,同时测定羰基值。结果表明,在高温氧化过程中,相同氧化条件下,大豆油比棕榈油的羰基值更高;羰基值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在实验温度梯度范围内,大豆油的羰基值为2.96~45.89 meq/kg,棕榈油为2.49~43.18 meq/kg。两种植物油的单羰基化合物占绝对优势(748.63 mg/kg,160℃C 5h,棕榈油;684.24 mg/kg,160℃ 5h,大豆油),其中己醛的含量最多(551.67 mg/kg,180℃5h,大豆油;488.41 mg/kg,160 ℃ 1h,棕榈油),而且与总的单羰基化合物的分布保持一致。其他6种单羰基化合物因沸点、脂肪酸来源以及加热油脂粘度等影响表现出各自的分布特点。二羰基化合物在高温条件下不显著,两种植物油中的二羰基化合物含量均低于1.50 mg/kg,尤其在高温(180,200℃)和长时(3, 5 h)条件下,几乎检测不到,因此在60 ℃下模拟常温氧化过程,同时测定过氧化值,以观察二者之间有无相关性。实验表明,在模拟常温氧化过程中,二羰基化合物与过氧化值之间没有发现良好的相关性。通过气相色谱测定两种植物油的初始脂肪酸成分,分析脂肪酸的差异对氧化油脂产生的羰基化合物的影响。由于两种植物油初始脂肪酸成分不同,因此实验条件下测得的羰基的种类和含量也呈现出特定的分布。饱和醛均占主要地位,其中己醛差异不大,棕榈油中壬醛含量高于大豆油。不饱和醛在含量上大豆油占优势,其中反式-2-己烯醛,反式-2-癸烯醛在两种植物油中的差异尤为突出。
其他文献
本文从建筑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有机结合等方面进行讨论,比较分析了山地建筑有别于平地建筑的设计理念、设计思维和设计手法。同时,结合以重庆为代表的山地城市的地理特点与文
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土高原人工造林根据立地类型划分尺度,沿等高线按照一定的等株距等行距布置栽植点,部分栽植点布设在了土壤水分等生境条件较差的位置上,导致坡面人工植被
<正>随着科技的发展,以网络、智能手机、数字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猛烈地冲击着人们接触和选择传媒的方式,进而冲击着典型报道的生存环境。新媒体时代,典型报道如何生存?我们既
本文以实验室自制的长山山药淀粉(NYS)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淀粉酶解(EYS)最佳工艺条件为pH5.5、反应温度55℃、酶用量4%、反应时间22h、α-淀粉酶与糖化酶比例为
包子是中国的传统食品,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本文对工业化生产的包子在常温、冷冻两种储藏条件下包子性质变化进行了研究,主要从包子的物化性质、风味物质、微生物菌群构成这
刑事判决理由的理性阐释是法官裁判的逻辑演绎,亦是社会对公平正义的内在需求。本文通过翔实的数据,深刻分析当前我国的刑事判决说理存在的制作粗糙、繁简不当、重证据罗列,
乳酸菌胞外多糖(EPS)不仅在生理功能上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等作用,并且作为天然的发酵剂、增稠剂、稳定剂及乳化剂等在食品工业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乳酸菌EPS产量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水利工程对整个经济和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大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是更好的发挥水利工程效益的基础。本文以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与
在建工程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四大控制就是工程质量、工程进度、施工安全以及投资控制。从国外项目管理专业的配置来看,进度控制是必不可少的,通常配备专业计划工程师来负责施
目的探究临床路径在控制医疗费用增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传统模式病例1026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临床路径病例979例作为实验组,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