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的世界性流行病[1],其中2型糖尿病(T2DM)占所有糖尿病的90-95%[2]。T2DM的发病机制尚未研究清楚,但人们普遍认为胰岛素抵抗(IR)是其主要的发病机制。研究IR的分子学机制,可以为T2DM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Zhao Z等人收集6名健康对照组和6名T2DM患者外周血中的circRNA进行微阵列分析,并进行了一项由20例正常病例、20例糖耐量异常患者和20例T2DM患者组成的独立队列研究,在T2DM组中,共发现489个circRNA在两组之间有不同的表达,其中78个被上调,411个被下调,circ-0054633曲线下面积最大,提示外周血circ-0054633在T2DM患者中显著表达[3],近期发现circ-0054633对糖尿病前期及T2DM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具有作为二者血浆诊断标志物的潜力[4]。目的:本实验主要研究T2DM患者血清circ-0054633水平,探讨其与糖脂代谢及IR的关系,为临床上研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提供进一步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收集T2DM患者30例和非糖尿病患者32例的外周血标本,离心,用试剂盒提取RNA、紫外分光分度计检测RNA的浓度及纯度,反转录后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对circ-0054633进行验证研究,探讨差异表达的circ-0054633是否与IR存在相关性。结果:1、糖尿病患者组与正常组患者相比,空腹血糖(FPG)、2小时餐后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糖尿病患者血清circ-0054633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相关分析发现,血清circ-0054633的表达水平与HbA1C、TG、HOMA-IR呈显著正相关(r=0.358、0.286、0.434,P<0.05),血清circ-0054633的表达水平与HDL-C呈负相关(r=-0.165,P<0.05)。4、以血清circ-0054633为因变量,以HDL-C、TG、FPG、2hBG、HbA1C、HOMA-IR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PG、HOMA-IR和TG与血清circ-0054633水平独立相关(P<0.05)。结论:T2DM患者血清circ-0054633表达水平升高,其升高程度可能与糖脂代谢紊乱及IR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