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先出式注射成型机的研制和数值模拟及质量控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we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射成型是现代塑料工业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加工技术,塑料制品以其质轻、价廉且具有优良的综合机械性能而在机械、电子、航空、汽车、通信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扩展。这些应用场合不仅对塑料制品的尺寸精度,而且对制品形状的复杂程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使得对注射制品质量的控制变得至关重要。注射成型工艺复杂,制品质量受到成型机械、材料性能及工艺参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针对热塑性塑料的成型过程,以注射成型机的设计--成型过程模拟--成型工艺优化为主线,设计了先进先出式注射成型机,构造成型过程的数学模型,实现成型过程的动态分析,研究成型过程的变化历史与制品质量的关系,将现代优化算法与数值模拟相结合,定量分析成型工艺参数与制品性能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制品质量控制的终极目标。   1.注射机的技术参数、性能与物料性质、注射成型工艺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对注射成型机的两大主要部件(注射装置和合模装置)进行了结构分析。对其塑化装置进行了创新设计,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先进先出”方式,把液压驱动螺杆置于注射活塞中,将注射和塑化部件合而为一,简化了结构,从而优化了工艺;并对其主要零件螺杆、螺杆头、机筒和喷嘴进行了设计。针对合模装置,结合增压式和充液式合模装置的优点,设计了内装增压缸的自吸阀式合模装置,结构紧凑,合模精度高,锁模力增大,稳定性提高,并解决了液压锁模装置不易解决的漏油问题。   2.本文从流变学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对充模和保压过程的量纲分析,建立了注射成型充填和保压过程的数学模型。采用FEM/FDM/CVM程序对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值求解,获得成型过程中的压力、温度、剪切速率等物理场的分布,用来预测成型过程中出现的制品质量缺陷;研究了保压过程对制品质量的影响,考察了三种保压模式(恒压保压、线性保压、阶跃式保压)与制品重量、沉降斑、体积收缩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而确定最优保压曲线。   3.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试验设计方法--析因试验设计法研究了注射成型过程中多变量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的影响,即从众多的试验因子中抽取与试验目标密切相关的单因子和交互因子。并将交互作用作为一种重要的试验因子列入正交试验表与其它单因子共同起作用,从而能够全面而有效地配置试验参数,优化注射成型的工艺参数。   4.本文在析因试验设计的基础上,利用Taguchi方法设计了L27试验矩阵,选择重量、体积收缩和沉降斑作为注塑件的质量指标,分析模具温度、熔体温度、保压压力和保压时间四个因子及交叉因子对质量指标的影响,优化了注射成型工艺,且为智能设定参数提供了规则。   5.本文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用于注射成型制品质量的优化,对注射成型过程进行模型辨识,建立了注塑件质量与工艺参数之间的量化模型,从根本上克服了以往回归分析法由于事先给定数学形式而导致信息丢失的可能性。   6.通过实验,对试验设计方法和神经网络方法所构建的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实验得出的结果与计算值基本吻合。这表明本文提出的数学物理模型、试验设计方法可以用于优化注射成型工艺生产过程中,对塑料制品的设计和质量控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矿井瓦斯煤尘爆炸事频繁发生,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要防止煤尘爆炸,首先要确定煤尘爆炸的威力和特性,而目前对于煤尘爆炸,尤其是瓦斯-煤尘混合物爆炸的研
我国储量和消耗量最大的常规能源是煤炭,煤炭占我国化石能源总量的比例高达93.8%。根据报告显示,全世界范围内煤炭探明储量可够人类开发利用200年以上,然而,其中劣质煤占一半
生物信号真实客观地反映机体生理状态和情绪变化,是表征人体状态、探索疾病预防和治疗以及研究人体奥秘的必要手段。诸如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 EEG)、心电(Electrocardiogr
离心叶轮机械是工业生产中主要耗能设备之一。离心风机又是火电厂中仅次于泵的耗电大户,因此,研究和改造风机以提高其性能,对火电厂的节能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G4-73№8D型离心风机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原风机、蜗壳型线优化风机和蜗壳宽度优化风机几何模型的基础上,采用Gambit将蜗壳型线及宽度优化结果耦合,建立了耦合风机物理模型,并采用非结构化网格对其进行了网格划分。选用Spalart-Allmara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自然场景通常包括很高的动态范围,高动态范围图像(HDRI)能够捕捉到更多的信息和产生更好的视觉效果,故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它在低动态范围设备上的显示仍然存在问题。人
具有明显的节水效果的直接空冷机组,广泛应用于我国富煤缺水的西北地区的火力发电厂。直接空冷凝汽器采用空气作为冷却介质,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整个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改善空冷凝汽器的换热效果能有效为节能减排做出贡献。因此,本课题研究空冷凝汽器单元的结构优化及传热特性,对空冷凝汽器的设计、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600MW直接空冷凝汽器空冷单元的传统结构为研究对象,在空冷单元三角形侧面加装散热器,用以增加
污水(包含原生污水、二级水、中水)源热泵作为一种新型的制冷供暖方式,在节能环保方面都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但由于污水水质的特殊性,影响了热泵的换热效果,使其在应用中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