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通过对传媒在食品安全事件中的道德失范进行研究,来规导传媒的食品安全传播,为食品安全的良性发展提供重要的维度。在当代信息社会,食品安全与传媒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随着传媒与食品安全之间联系日益密切,传媒对食品安全肩负着以揭示食品安全信息、引导公众舆论监督以及普及科学食品安全观为主的三层道德责任,且传媒维护食品安全的行动也应遵从的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真实原则、公正原则与公共利益原则。 然而传媒在食品安全事件中产生了种种道德失范行为,具体表现为:媒体炒作、制造轰动效应,炮制新闻、发布虚假信息,“新闻偏私”、新闻腐败、媒介审判,煽动“中国食品威胁论”,传媒“解压阀”功能缺位。由于传媒的不负责任的传播,已经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社会影响恶劣:许多食品企业因此一蹶不振、民众对食品安全失去信心、政府也因此受到诟病,而传媒自身的公信力也严重下降,招来骂声一片,更重要的是由于传媒的道德失范使得食品安全问题雪上加霜。 本文主要从传媒自身的伦理失守以及社会他律约束的缺失这两个维度剖析传媒在食品安全事件中道德失范的原因。从传媒自身的角度看主要有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失衡、传媒自由与道德自律背离、传媒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操守问题等原因。外因方面从政府、企业与消费者方面提出了一些原因。政府对传媒在食品安全事件中的道德失范表现出保护与放任的态度,企业对此持依附与讨好的姿态,而消费者则毫无作为。 传媒在食品安全事件中解决道德失范问题的对策,主要针对原因进行逐个突破。传媒自身要做到平衡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调和传媒自由与道德自律以及提高传媒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操守问题;社会方面政府要加强传媒立法与监管,企业要自强和自重,消费者方面则要提高媒介素养。文章从传媒自律与社会他律两处着力,旨在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在道德层面上为传媒在食品安全事件中的行为规范引航。 本文坚持以问题为中心,以伦理学为视角,力图把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学术探讨和对策思考结合起来,以期为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道德价值分析的维度,以推动我国食品生产、交换、消费秩序的良性发展,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服务,为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价值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