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社会伦理道德逐渐发生变化,尤其是我国现在家庭结构现状,使得对老年人的赡养不仅仅停留在物质方面,老年人的精神赡养也日渐被提上日程。社会的发展正在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行,我们现在已经处在此项国策的影响之中。我国的老龄化日益严重,而承担赡养老年人义务的年轻人,在面对各种生活压力的同时,赡养照顾老年人的数量增加,能分担赡养义务的兄弟姐妹又少,因此在赡养老年人时会出现各种问题,老年人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赡养老年人是子女的最低道德义务,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本文着重探讨了什么是正确的精神赡养,如何提供保障以辅助老年人精神赡养的良好实施,以及如何构建社会伦理体系以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来保障老年人精神赡养等问题。关注老年人的精神赡养问题,有助于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求得养老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提高老年人生活的生活质量,创造良好和谐的社会环境条件。同时,对于解决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各种不利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