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色素作为三大基本色素之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因此若能找到高产且产品安全性有保障的微生物来生产蓝色素,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研究了天蓝色链霉菌M145及其所产蓝色素的相关性质,通过优化发酵条件及发酵培养基成分来提高蓝色素的产量,同时还采用共培养的方式选择合适的辅助菌以提高蓝色素产量。由链霉菌M145产生的蓝色素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等极性较大的有机溶剂,不溶于乙醚、乙酸乙酯等极性较小的有机溶剂;不同pH条件下蓝色素水溶液呈现不同的颜色,酸性条件下呈红色,中性时呈紫色,碱性时呈蓝色,碱性条件下色素稳定性最好,酸性条件下稳定性最差;碱性条件下该色素对温度、日光及紫外光以及常见的一些食品、化妆品添加剂的稳定性较好;部分金属离子如K+、Ca2+、Mg2+和Zn2+对色素水溶液具有增色效应,而Fe2+、Al3+和Cu2+则会使色素的稳定性降低;氧化剂对蓝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为明显,而还原剂对蓝色素的影响并不显著。通过正交试验对链霉菌的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最终将培养基成分及其配比定为(g/L):可溶性淀粉20,酵母粉5,KH2PO40.75。合适的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7.5,接种量10%(v/v),30℃、200r/min下在装有50mL液体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发酵10d,其胞外色素产量为70.90U/mL,胞内色素产量为354.47U/g,比优化之前提高了约一倍。以酵母菌、乳酸菌及枯草芽孢杆菌分别为辅助菌与天蓝色链霉菌共培养,发现枯草芽孢杆菌可以促进蓝色素的形成,且枯草芽孢杆菌AS1.398(能产生中性蛋白酶)或WB600(不产中性蛋白酶)均能使蓝色素产量提高约30%-40%;进一步研究起促进作用物质的相关性质,发现该物质存在于菌体细胞内,并且属于耐热性物质。在固体培养基上,枯草芽孢杆菌AS1.398或WB600能使蓝色素的形成时间提前,但共培养对链霉菌的总发酵时间没有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