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综述了杂多酸(盐)催化剂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以及杂多酸(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杂多酸(盐)催化剂在酯化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提出了杂多酸(盐)催化剂在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以溴化1-丁基-3-甲基咪唑盐([bmim]Br)和12-磷钨酸(H3PW12O40·nH2O)为原料制备出1-丁基-3-甲基咪唑磷钨酸盐催化剂[bmim]3PW12O40。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TG-DSC)、正丁胺电位滴定及元素分析等测试技术对该催化剂样品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1-丁基-3-甲基咪唑磷钨酸盐的分子式为(C8H15N2)3PW12O40·3H2O,并保持H3PW12O40·nH2O的Keggin结构和酸强度,[bmim]3PW12O40·3H2O的酸量明显小于H3PW12O40·nH2O。
第三部分,首次将1-丁基-3-甲基咪唑磷钨酸盐催化剂应用于乙酸乙酯的合成。较系统考察催化剂用量、物料配比、反应时间等对乙酸乙酯合成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较优的合成工艺条件。在较佳工艺条件下,乙酸乙酯的收率可达99%以上。发现1-丁基-3-甲基咪唑磷钨酸盐催化剂具有与反应液分离的特点,催化剂易回收利用,催化剂经四次重复使用后酯化率仍能达到90%。
第四部分,合成出一系列1-丁基-3-甲基咪唑杂多酸盐,并进行了FT-IR、XRD、ICP等表征,证明其仍然具备Keggin结构。首次将咪唑盐修饰的磷钨杂多酸与磷钼钒杂多酸催化剂应用于环己醇的催化氧化制备己二酸这一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通过比较,证明了[bmim13PW12O40·3H2O具有较好的催化氧化活性。系统考察不同反应条件对此催化反应的影响,通过条件优化己二酸的收率可以达到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