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与“质”相并重的中国画教育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c023061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势与质分别是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中两个重要的美学范畴,但在画论中将二者相提并论最早见于《山水节要》的“远则取其势,近则取其质”。“远观取势,近观取质”本义是一种取材观照的创作方法,它是建立在传统“流观”的哲学基础上,体现了心的能动性,强调势与质的不可分离。“势”与“质”各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二者对画面意境和气韵的生成至关重要。“势”与“质”相并重的理论对古典中国画创作起到一定的实践指导作用,而且在当代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其引用至当代中国画创作、审美、评价领域,是针对上述领域中某些弊端。当代中国画领域存在着两种值得商榷的审美倾向:一是重笔墨本体性审美,二是重绘画视觉审美。笔者认为正确把握势与质的内涵及二者的关系有助于协调以上两种审美倾向,同时也有助于协调中国画中的民族性与当代性之间的关系。本文提倡势与质的统一,关键在于注重传统笔墨文化的表达,增强画面的视觉张力和图像的表现性,重现中国画图像的独特魅力。将“势”与“质”相并重的理论落实到中国画教育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实验性。本文针对中国画的现状提出了有关中国画教育的几点具体建议:在观念上要树立“势”与“质”相并重的教学观念,只注重“势”或只注重“质”的教育都是片面的。在实践上要积极探索“势”与“质”相并重的教学模式,即将“流观”式的观察方法引入教学;建构主体化内省和客体化外塑相结合的教学机制;运用高处起步的整体性教学和阶段性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优秀的人文精神传统渗透到中国画教学中,用以提高笔墨文化之质;创生式艺术教育方式在中国画教学中的应用是达到个性创新之势的有效途径。在评价上要坚持“势"与“质”相并重的评价原则,提出了建构符合当代中国画特点的本土批评话语的必要性;在图像时代,坚持视读并重的审美评价;进而提出了具体的审美批评的技能——读图的方法;而后,才能分清审美文化与大众文化,主动追求一种高级审美愉悦。
其他文献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电气智能技术与智能化技术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科技含量水平,方便人民群众生活,提升居住舒适度。本文主要对
本文从对现有的国际化程度评价指标进行回顾和评价出发,指出其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三个价值取向;最后,本文构建了一个
人生贵在奋斗。赵世炎可谓奋斗的楷模,时代的风范。同时,他还极为关注青年教育和社会改造,对如何奋斗展开系列论述,形成内容独特、内蕴丰富的奋斗观,对我们牢固树立“三观”(人生现
目的观察全程护理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肿瘤患者112例作为观察对象,平均分成2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化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了解湖北省洪涝灾害易发地区居民重点传染病预防素养水平。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湖北省1区1县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洪涝灾害易发地区居民具备重
目的:探讨盆炎康合剂与助孕3号丸联合腹腔镜对盆腔炎不孕症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1例盆腔炎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予以单一腹腔
目的对罗氏E601(RocheE601)检测系统测定癌胚抗原(CEA)的分析性能进行验证。方法通过RocheE601测定CEA的性能指标(精密度、准确度、分析测量范围、携带污染率和生物参考区间)
研究测定了葡萄属10个种(品种)组培苗的多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的活性,对其与组培苗的生根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建立生根指数与多酚含量、多酚氧化酶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大气污染、全球气温变暖、资源供应紧张、生物物种减少、水土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