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定位系统输出反馈H_∞切换控制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HO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工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陆地的矿产能源已经逐渐的消失殆尽,人类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具有很大面积的海洋中,海洋矿产资源,尤其是石油资源的开采也由浅海转向深海。这就进一步要求勘探船舶可以在深海复杂多变的海况下能够稳定的工作,所以有必要去研究一种控制策略在外部工作状况变化时,使得动力定位船舶能够安全的行驶和完成特定的任务。考虑到船舶在航行作业过程中通常受到不确定性外界扰动的干扰,而H_∞切换控制系统在处理这类不确定性问题和干扰抑制方面有着突出的优点。所以本文采用了一种输出反馈H_∞切换控制器应用到动力定位系统上,使得当外部环境发生改变时,根据切换的规则提供的切换指令选择控制系统的某一子控制器来满足控制要求,提高动力定位控制器适应大范围海况变化的能力。本文以动力定位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在动力定位系统中加入一组鲁棒H_∞切换控制系统,利用Lyapunov函数证明了所设计的控制器组的渐进稳定性。根据H_∞稳定性理论,通过求解相应的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推导出切换控制器的增益矩阵,进而在变化的外界环境下进行船舶定点控制的仿真验证。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依据船舶在海洋中的运动特性,建立了动力定位系统的船舶模型,又根据所描述的对象的不同将船舶模型分为: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随后,又对海洋的环境进行了建模,包括海风、海浪以及海流,其中海浪还包含一阶和二阶波浪力。最后,利用Matlab仿真验证了某一给定海况下动力定位系统的数学模型以及海洋环境干扰模型是正确的。第二:在鲁棒H_∞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并设计了动力定位系统输出反馈H_∞控制器。将传统的反馈控制结构推广到广义的反馈控制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某一海况下鲁棒H_∞输出反馈控制器。并通过应用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方法以及选取适当的Lyapunov函数证明了该控制器满足鲁棒稳定性和在抗干扰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指标。第三:由于实际工程中,船舶模型和海洋模型是带有不确定性的,所以在先前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不确定项,从而分别研究了带有不确定性参数的连续切换系统和脉冲切换系统的H_∞输出反馈控制。以海浪的频率或有义波高值作为标准,视每一级海况为相对应的子系统,并为其设计相应的控制器,再依据切换策略切换至不同的子系统,从而使整个控制系统在不同海况下能够达到期望的切换控制性能指标。并且通过仿真验证,在变海况的情况下,即使遇到了不确定性的因素,本文设计的鲁棒H_∞动态输出反馈切换控制系统也可以保证动力定位船在海况变化条件下能够稳定的切换。经过研究与实验,表明本文所采用的H_∞切换控制方法可以有效保证多海况下动力定位船的切换稳定性。本课题所得结轮对以后动力定位系统船舶安全航行作业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DEX)对鼠抗血清引起的人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影响机制。方法:1.足细胞的培养与传代:细胞生长在含ITS(胰岛素5ug/ml、转铁蛋白5ug/ml和亚硒酸钠5ng/ml)
在经历了 30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以往的投资驱动已经不足以支持经济平稳高速增长。要保持经济平稳高速增长,必须挖掘其他要素的价值。除了传统的资
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DSSS;简称直扩)通信由于其抗干扰性强、截获率低、信号隐蔽性好、可以实现码分多址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对抗和民用通信当
如今是数字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传统的纸笔已经赶不上时代的要求,传统的银行系统几百年来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看发展中国家,远看发达国家,再看大规
台风强度变化,尤其是快速变化及(单位时间内的)最大可能变化是当前台风业务和预报中的难点及前沿科学问题。这与对强度变化机理认识仍很不足、对台风条件下的海气相互作用的
水声传感器网络是实现海洋信息收集、灾难预警及海洋军事侦察等应用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水声通信具有带宽窄、延时长、能量受限等多重特殊性使得水声网络数据传输策略的研究
通常,在实际的应用中,大型天线阵列具有较大的阵列孔径和较高的分辨率,但因其成本较高,往往采用稀疏阵列来降低建造成本的同时并保持其孔径不变和具有优良的旁瓣性能。由于天
目前,随着开源软件数量的飞速增长,使用开源软件的用户群体越来越大,开源软件涉及到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软件安全问题也颇为引人注目。在开源软件安全隐患层出
近几年,随着智能设备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水平的提高,无线移动网络得到了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一种特殊的无线移动网络—容忍时延网络(Delay Tolerant Networks,DTNs)受到了学
随着GPS、传感器等基础技术的迅猛发展,空间数据的收集变得越来越简易、方便、迅速,同时如何进一步提高空间数据的使用效率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显得尤为重要。在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