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双宾语构式的习得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ep_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宾语句是现代汉语中存在最普遍的句式之一,历来受到国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然而,关于现代汉语双宾语句的句法特点,尤其是关于双宾语的定义和范围以及分类问题,在汉语本体研究中争议很大。也正因为关于汉语双宾语的本体研究本身存在争议,我们发现,外国留学生在习得该句式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很多偏误。由此可见,汉语的双宾语在习得和教学应用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单凭语感是绝对不够的,更要依据研究者们对问题的剖析,从“对现代汉语的细致解构分析”到“对外国人中介语的描述分析”这两个环节,缺一不可。只有两相对比,才能发现问题真正的症结所在。而只有找到这“病源”才能“对症下药”。因此,我们选定了这个题目力求对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双宾语的情况做更细致深入的研究。本文采取语法本体研究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利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构式语法理论对双宾语的各类别进行认知分类,并对其类别等级进行新的分析。另外,我们针对汉语双宾语的语法语义特征设计了测试问卷,测试问卷一共分为四个部分:可接受性判断、组句、单项选择和改错。本文使用测试问卷作为研究基础,考察了来自不同国家的近120名被试者对汉语双宾语的习得情况。需要说明的是,这120名被试者都是正在中国高校学习汉语或者是曾经在中国高校学习过汉语现在已回国的外国留学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韩国和日本的被试者最多。因此,在后面我们分析偏误情况时,大部分的分析都是针对韩国学生和日本学生的。同时也结合了北京语言大学语言信息处理研究所开发的HSK动态语料库中的双宾语偏误语料进行对比研究。我们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充分的描写、统计后,以图表的形式直观地展现了留学生习得汉语双宾语句的偏误类型与比例。其次,运用偏误分析、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介语理论的相关理论全面地分析了偏误出现的原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中双宾语句的教学建议,包括课堂教学、教材编写与练习设计等方面。本文在将认知原型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结合方面做出了新的尝试,对防止和纠正留学生的习得偏误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意义。
其他文献
1促进学生数学概念域和概念系形成的教学设计理论依据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必然应该遵循数学教育研究的二重原理,即“教与学对应”的原理和“教与数学对应”的原理^(1);同时也应该
晚明来华的耶稣会士,在明末以降的中西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基于传教的目的和中国社会的特点,撰述、编译了大量有关西学的著作,一些晚明知识分子也参与其中,为之润色或
选取石羊河流域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简要分析影响其生态系统气候变化脆弱性的主要因子。在此基础上,选取4类共13项指标,构建了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
我国处于转型经济的特殊时期,一方面,经济改革与体制改革不同步,政府对企业仍存在严重的控制;另一方面,我国政府控制下的大、小股东冲突导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的特殊现象存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术共同体成员所共同拥有的学术理念、概念系统、话语体系、研究方法等。研究范式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开展,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