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案件中诱惑侦查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WANG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诱惑侦查,是指侦查人员及其协助者,为了侦破某些极具隐蔽性的特殊案件,特意设计某种诱发犯罪的情境,或者根据犯罪活动的倾向提供其实施犯罪的条件和机会,待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或其罪行自我暴露时当场将其拘捕的一种特殊侦查手段。诱惑侦查作为一种特殊的侦查措施,已经逐步开始应用于司法实践之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其手段的特殊性再加上我国职务犯罪立法中没有相关规定,使其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颇具争议。本文拟从司法实践中真实发生的“林某索贿案”为例,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提出相关争议性的案例;第二部分对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的立法现状和相关司法实践提出解决争议的办法;第三部分是对我国诱惑侦查制度的进一步思考,并结合我国的现状,指出我国确立职务犯罪中实施诱惑侦查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论述我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建立职务犯罪中的诱惑侦查制度,并进一步构建该制度的原则、程序、救济以及监督,从而为完善我国的刑事诉讼立法提供建议。诱惑侦查是一柄“双刃剑”,它的积极功能与消极影响并存,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诱惑侦查适用的争议也从未间断过。但作为一项制度不可能是万能的,它既有迅速有效地发现并揭露犯罪的优势,也有容易侵犯嫌疑人合法权益的弊端。因此,将诱惑侦查产生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化,同时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是可以有条件地适用诱惑侦查制度的。比如在某些贪污贿赂类案件中,没有明显被害人而且相对比较隐蔽,适用常规侦查措施很难有所突破,这就使得诱惑侦查有适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同时也必须对其适用的类型、限度、对象、程序以及救济措施等方面进行法律规制,以限制其负面影响。我国《刑事诉讼法》虽然没有关于职务犯罪中关于诱惑侦查的法律规定,立法的缺失必然导致实践中的诸多问题,为严厉打击严重职务犯罪的势头,维护社会稳定,实现诉讼效益,我国的刑事程序立法亟需对诱惑侦查进行规制,尤其要对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中的实施诱惑侦查的法律问题予以确认和授权,使侦查机关不但能够以最低的司法成本实现打击犯罪的需要,而且也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从而实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其他文献
盘扣是中国服饰的一种钮扣,是服装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但传统盘扣工艺全由手工完成,存在效率低等一些弊端。现对传统盘扣的制作工艺进行研究和归纳,并对扣绊条的制作工艺进行创
研究了土山区和石山区两种不同立地条件对蒜头果叶片形态解剖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山立地蒜头果叶片面积较小,表皮细胞、角质乳状突起和气孔器等的密度均是石山的较小,但它们的大
探讨大学本科医学微生物学理论课教学中,小班教学能否提高学生的成绩。收集卓越医师班和卓越护师班在大班和小班条件下的学习成绩,以普通班作为参照,比较两种条件下的学习情
为研究滇池重污染湖湾——福保湾的污染现状及入湖污染河流对湖湾水质的影响,并为福保湾污染底泥固化技术示范工程提供基础数据,在福保湾布设15个采样点,采集并分析表层水中
每一个时代都有承载其理想和才华的媒体。《良友》画报由伍联德1926年2月15日创刊于上海。至1945年10月停刊,《良友》出版正刊172期和特刊2期,共计174期。在我国画报史上,虽
本文以花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大田条件下,对不同连作年限花生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光合特性、营养特性、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和土壤中养分含量进行了全面详细的研究,并通过盆栽试验,
采用中空纤维更新液膜对青霉素G溶液进行萃取回收.以安伯莱特离子交换树脂(Amberlite LA-2)、正辛醇、煤油作为液膜相,Na_2CO_3溶液作为反萃相,研究了载体浓度、油水比、进料相
<正>台湾工会将参与劳资关系调整作为重点工作,着力调适劳资关系,维护劳工权益,促进劳资和谐,其在协调劳资纠纷中的法定地位、重要参与形式、途径和措施,对内地工会参与劳动
文化导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已达成共识,但大多集中在内容、原则、方法上,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文化导入为数不多。《成功之路》系列教材中语言和文化部分的比例呈现不平衡的状
“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农村土地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农村土地不仅是农民生产生活的依靠,更是农民最基本的生存保障。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