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镇网络体系的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zslovec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与其周围的乡村区域总是在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信息的交换,使城市与乡村加强联系,互通有无,拓展发展的空间,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促进城市和乡村共同发展及城乡一体化的形成。本文主要是通过追溯分析国内城乡经济关系的历史形态演进,总结了我国城乡一体化实践的成功经验,重点考察分析城镇网络对城乡一体化过程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与现状,依靠科学的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分析东北地区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过程的经济要素流动机制,依托东北地区较为成熟的城镇网络体系,促进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顺畅流动,促进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提高,推进城乡产业的一体化进程,促进该地区的城乡一体化进程。最后针对东北地区的城镇网络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提出切实可行的战略对策,以期对东北地区城乡关系的进一步融合等提供指导和借鉴。第一部分。重点阐释依托城镇网络体系促进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研究的选题意义、国内外对城乡一体化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实践探索模式等进行分析,并就研究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和阐述,确定论文的研究重点和论文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东北地区城镇网络体系的发展演变及现状分析。通过考察东北地区城镇网络体系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影响东北地区特殊的城镇网络体系的形成的主要因素;同时分近代以前、近代以后、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以后等分析东北地区城镇网络体系关系演变发展的阶段和空间格局,通过选取相关指标对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找出不同地域类型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东北地区城镇网络体系完善提供决策的参考。第三部分。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经济要素流动分析。从城乡间经济要素流的一些概念诠释入手,分析城镇网络体系对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城镇网络体系对城乡一体化的作用等,介绍城乡间经济要素流通的渠道和动力机制等。对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主要的经济要素:资金因素、技术因素、人力资源因素进行重点研究,并就其不同的流动特点分别构建其流动的系统流程图,进行系统动力学的仿真分析,借助模型分析结果,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针对资金因素、技术因素、人力资源因素在城乡间流动的不同特点,分别提出促进其在城乡间流动的对策方法。第四部分。从城乡产业发展的角度,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城乡产业的一体化在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乡经济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实现一元化社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针对性分析从东北地区城乡产业发展的情况及制约产业一体化的因素,提出促进城乡产业一体化相关对策。第五部分。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及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的政策保障与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公共产品的供给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东三省城乡发展的实际,构建有效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从我国城乡关系发展的进程来看,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已经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第六部分。针对适合东北地区城乡关系发展实际的城镇网络发展模式,提出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宏观、微观政策,具体包括促进东北地区城镇网络体系完善,促进城乡间经济要素流动、改善城乡间不平衡发展的状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保障和政策调控、东北地区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加快城乡产业统筹发展、建立协调发展的机制等问题。
其他文献
十九世纪法国许多作家面对金钱统治下,人欲横流、道德沧丧、"遍地风行的是腐化堕落"的现实,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以冷峻的现实主义原则,揭露社会弊端,抨击撕裂人性的资本罪恶,
中国典籍英译历史悠久,经过大量的翻译实践,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基于对国内外典籍英译的回顾与总结以及对于翻译理论的研究,本文将对典籍英译的三个翻译取向,即
根据坎墩绿地建设现状,本论文综合运用了生态安全格局、GIS等多种方法,注重维护城市绿地系统的完整性与稳定性,进行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安全布局,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系统
长期以来,我国绝大多数城镇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城镇发展的首要目标,经济发展成为影响城镇空间演变最为关键的要素,而产业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因此也直接影响城镇空间演变
反常波(rogue wave)又被称作极值波(extreme wave)或畸形波(freak wave),它们或者具有非常高的波高,或者波形反常,由于其能量高度集中而给航海和海上钻井平台等带来灾难性的
在中国研究日益成为一门国际性学问的今天,作为海外中国学界的主力军,美国中国学的发展历程和当前状况既是美国学者所关心的问题,也是中国学者和其它国家学者感兴趣的他山之
为了解化肥减量和有机培肥配施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在小麦-大豆种植模式下,以单施化肥(NPK,尿素、磷酸二铵和硫酸钾用量分别为251.8、255.7和375.2kg·km-2)为对照,设置不同化肥(不
遥感图像成图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几何变形。应用ENVI5.1平台并采用二次多项式模型分别基于9个、18个、24个地面控制点进行几何校正,校正后影像中线性地物相对误差
本文以中药黄芩为原料,利用黄芩中的内源酶——黄芩苷酶(β-D-葡萄糖苷酸酶)水解转化黄芩苷和汉黄芩苷,通过建立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考察负压空化系统对水解效率的影响,并筛选
随着“绿色化学”、“低碳经济”、“低VOC”以及“节能减排”的相继出现,环保已成为当今化工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双组份水性聚氨酯就符合这一原则,它具有较水性单组份聚氨酯更